丁太生,为何他能评论国内知名音乐人?

2023-06-12 18:15:03 80阅读

丁太生,为何他能评论国内知名音乐人?

哈喽我是三颗猫饼干,既然题主都把黑刀的三首单曲挖出来了,那么也和吃瓜群众一起来点评一下黑刀老师的作品吧!

不吹不黑,一首一首过关,黑刀老师,莫怪我,现在到了吃瓜乐迷评价您的时候了。

丁太生,为何他能评论国内知名音乐人?

一、《两千五百年》

1、其实设计的不错,但唱的不够好。

2、这种烂歌我一天写四公斤。

3、哗,好潮的歌,一点都不土呢

4、这个是北京音乐圈子大佬2333

5、duck不必

6、这是我听过最敷衍的歌

7、我实在忍不住笑了哈哈哈

8、两千五百年,多了个丁带艺术家呀,He-tui

9、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10、碰麦浪(滑板鞋)也比他好

11、其实还是不错的,貌似录音不太行

12、上帝没有亲吻你的嗓子

13、我就纳闷了,他哪儿来的自豪吐槽高进的

14、法海、英叔,你们出行一个,快收了他吧

15、马桶广告笑死我了

二、《远山》

1、当场去世

2、有点声音碎片的感觉

3、有一说一,歌不错

4、我觉得不错,人品撇开不说

5、那个年代的味道

6、我觉得黑刀老师这几首很牛逼

7、歌曲确实有点意境,怪不得现在要求高

8、李健!李健的和声也太仙了吧

三、《我从海边来,身体上长满了盐》

1、这名字太浪漫了吧!

2、说实话,真挺好

3、三首歌的意境都还是蛮高的

4、老丁可以的

5、音乐诗人,是我喜欢的调调

6、编曲不错

7、平心而论,歌还是不错的,就是唱的太一般了

四、个人评价:

(照片为黑刀老师早年给痰盂儿挥毫“红双喜”的剧照)

满分100分,我给黑刀75分。

1、黑刀专业素养还是不错,至少自己做过音乐,了解地下、了解乐队。

台下,丁太升和好多乐队私交都是很不错的,包括新裤子、旅行团,作为乐评人、原摩登天空的的企宣总监,丁太升的评价还是有分量的。

2、很多时候,处于节目的需要,昧着良心说话。

举个例子:在乐夏1中,黑刀其实和新裤子是非常好的朋友,彭磊还专门为丁太升写过《弹着吉他的少年》,你在节目中补刀新裤子,确实有点昧着良心了啊!

3、黑刀有的时候对音乐人缺乏最起码的尊重

举个例子:作为乐评人,你评价的是音乐本身,好多时候,黑刀直接就奔着“人”去了,这种“不绅士、不专业”的精神,我不敢苟同。谁给你的勇气,去喷“高进”的啊?

高进回怼丁太升是哪期?

是在天赐的声音第九期

丁太升参加的节目有哪些?

超级女声,乐队的夏天,天赐的声音

娃娃吐槽丁太升是哪一集?

在《吐槽大会5》最后一期。

在这一期里丁太升已经被娃娃给骂够了,但是,小女孩的火力与口味还是轻了一些,给丁太升造成的伤害并不大,这有点对不住李诞的一番努力了。

如何看待天赐的声音第九期的舞台上高进和丁太升的对话?

在《天赐的声音》最新一期的舞台上,歌手高进和评论员丁太升两人之间擦枪走火,给节目带来了不少流量。姑且不论这是否是导演“导演”出来的剧本,仅从两人的对话,也确实是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

丁太升当面直言:高进歌“土”

当高进的歌一唱完,到了评论环节,丁太升就开始以一个难以言喻的表情表达自己的不满。

他没有藏着掖着,而是直接说:一听到高进的声音,就觉得“土”。

这一下就让舞台的氛围起了变化,台上几位导师故作镇定,观众讶声一片。

然后高进立马反击,问他,“你觉得什么歌不土,土的定义是什么”

丁太升也毫不客气,此时拿出王力宏与东北喊麦做对比,说就算没有学过音乐的人,听了这两种音乐,也会感觉出什么是好的作品,什么是土,一句话,我还是觉得你土。

高进不甘示弱,奋起反击

高进就开始了一番颇有力的论述,如下图所示

大意是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有的在发达地区,有的在贫穷的山村,那么山村里的孩子就没有权利做音乐了吗?这是反将一军。

他的话当然是站得住脚的,谁敢定义只有哪些人可以做音乐呢。做音乐理应是每个人的权利。但实际上是转移了问题,而制造了另一个问题。

就是把能不能做和做不做的好两者转换了。所以丁太升本来是在讲音乐的品质问题,而高进一转话头,把问题变成了做音乐的权利的问题。

这就好比是说,丁说人有好坏之分,高说那谁没有做人的权利?谁来定好坏?所以他现在更高也实际是更低的角度去转化了问题,两人没有在一个平面上,问题也就无法继续下去了。

随后,高进被海泉选择,两人唱了一首新编的《朋友》,唱哭了张韶涵,还有很多观众。也算是高进以行动又做了反击。

整场节目,把丁太升塑造成了一个发起攻击但不断被反制这样一个角色。

可是,问题实际上被搁置了

高没有回答音乐好坏的问题,丁也没有回应是否人人有做音乐的权利,好坏标准谁制订的问题,最后以不了了之。

话题是有了,问题却抛给了观众,这是一种流量引导的戏法,编剧导演们对此应该已经熟练掌握了。

那么能不能回答这两个问题呢,我觉得倒未尝不可。

首先,做音乐的权利,当然人人都有,哪怕动物都有,鬼都有,鬼哭狼嚎,这也是它们的权利,可见鬼与畜生都有通过声音表达自我的权利,人,当然也有。

作为人,生来就有说话的权利,唱歌和说话实际上是一样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但权利的基本属性是一样的。

然后,说音乐有没有好坏高下之分?我觉得可以有。

但标准谁制定呢?这却难办。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觉得这个好坏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基本面,这个基本面在于个人。每个人的心就是评判好坏的标准,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标准,不必苟同。这个好坏和基本权利层面是统一的,吻合的。

还有一个层面,是社会层面的。它是众人反馈的结果。根据社会人群的反馈来比较,产生好坏的标准。但问题又来了,社会层面的标准是什么,是流量,传播量,亦或是别的什么?

我想它又会回到第一个面,只是第一个面的组合而已。从个人喜恶变成一群人喜欢这个,一群人喜欢那个而已。所以社会层面的标准仍然是多样的,而非统一的。

所以倒不如向古人学习,干脆地说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多简单。各人在自我的标准上去体验,去实践,不就完了吗。

退一步说,一个人的喜恶标准也元不是一定的,谁知道你今天喜欢的,明天可能会讨厌呢。所以尊重当下的自己,应该是对于音乐品质的追求,尊重当下的他人,应该是对于自身道德的要求,两者可以不冲突。不喜欢听的,闭上耳根塞住耳朵就行了。你说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