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八子和秦始皇,秦王稷是芈八子的儿子吗?
芈八子和秦始皇,秦王稷是芈八子的儿子吗?
是
嬴稷(秦昭襄王)18岁继位,73岁去世,一共在位55年,这55年中秦昭襄王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强化了中央集权,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离间六国合纵,挑拨六国混战,把六国的军事力量给予重创,兴修岷江水利工程,开创了巴蜀汉中的天府之国,为后来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秦昭王和秦始皇谁的贡献大?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举鼎绝脉而死。秦武王没有儿子,但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在燕国做人质,于是秦国人就把他弟弟请来做人质。这个弟弟就是咱们要细说的秦昭襄王。他的名字是嬴稷。
秦昭襄王执政初期,有一个著名的,并且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他就是魏冉,秦昭襄王能当皇帝还是魏冉的功劳。
赵武灵王去秦国做调查,见的那个秦王就是秦昭襄王,不得不说,赵武灵王真是胆子大。
也是在这一年,秦国用计俘虏了楚国国君,楚国没办法,国不能一日无君。就请求齐国归还他的太子。当时的齐湣王听从了相国的建议,归还了楚国太子。真是由于这件事,秦昭襄王看上了齐国的孟尝君,于是有了孟尝君去秦国当丞相,而后又逃离。所谓的鸡鸣狗盗的故事,就是出自于此。
公元前293年,著名的战神白起出场了。在与韩魏联军战斗中,白起一下就斩首25万,这个数字在之前的战斗中远远达不到,白起一战便奠定了自己的地位。真可谓战神啊!
而后发生了大名鼎鼎的乐毅攻齐,六月间下齐七十余城。
第二年,蔺相如出使秦国,干嘛去了,哎,就是咱们熟悉的完璧归赵。
而后明相范睢上位。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东方六国从此无力抵抗秦国。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薨。一共执政56年。
我们来看一看秦始皇: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执政伊始,韩国人命令郑国修建了郑国渠,原本想搞垮秦国,没想到适得其反,贻笑大方。哈哈哈。第二年,廉颇死于楚。
公元前237年,李斯来秦,写出了名传千古的《谏逐客书》,于是秦国日强。
公元前230年,灭了韩国,
公元前228年,李牧死后,灭了赵国;
公元前225年,王贲灭魏;
公元前223年,王翦灭楚;
公元前222年,王贲灭燕;次年灭齐。
从上面的总结来看,秦昭襄王更多的是做的基础性的工作,一个白起把山东六国打的一点脾气也没有了,除了长平之战的45万,白起还在其他战役中杀了好多好多的人,有人统计过,战国时期士兵的死亡人数,有一半是白起贡献的。
而秦始皇则更多的是扮演的秋风扫落叶的角色,秦始皇执政15年后就开始灭国了,接下来势如破竹,逐个灭掉所有的国家,实现大一统。能够实现大一统,还是能够凸显出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的。战国七雄打了那么多年,都没有哪个国家被灭掉,而秦国则是一鼓作气,接连灭掉六个国家,不得不说秦始皇的气度和胆识。
所以,我认为秦始皇的贡献更大一些。
我是参见赫本大人,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哟!嬴稷是芈月儿子吗?
毫无争议的说,嬴稷就是芈月的亲儿子,除此之外,由于政治军事需要,芈月和义渠王保持亲密联系,而且还怀有两个孩子,最后芈月杀死义渠王和两个孩子!
芈月原型?
原型是秦始皇高祖母宣太后芈月是电视剧《芈月传》中的人物,芈月原型秦始皇高祖母宣太后,原名芈八子,她是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女儿,生母是楚威王身边一个身份卑微的侍妾。历史原型芈月出身为楚国公主,儿时便聪慧绝顶,与黄歇有一段青梅竹马的爱情,命运捉弄下跟随姐姐芈姝作为陪嫁嫁入秦国,开始了新的人生。秦国后宫魏琰一家独大,芈月与姐姐芈姝联手平定后宫奸邪,期间秦王赢驷倾慕与芈月,姐妹反目,秦王驾崩后芈姝贬斥芈月至燕国,相遇义渠王翟骊并成为其王妃;最终芈月凭借其果敢与智慧与翟骊的相助重回秦国辅佐儿子登基并以太后之尊临朝,平义渠定西部芈月的一生都给秦朝的政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芈月历史原型是秦宣太后。角色简介芈月,芈姝同父异母的妹妹,也是芈月从小到大的对手和情敌。芈姝曾经是芈月所羡慕的对象,因为她有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宠爱备至的母亲,这些都是芈月所没有的。她易为善也易为恶,在秦宫岁月中,她和芈月分分合合,既有相互扶持也曾三番五次要至芈月于死地。
她自恃聪明,被赢驷很容易就掌控和利用了她的感情,她与魏琰宫斗中处处失败,芈月处处帮她却让她更加嫉恨。她曾深爱赢驷却因为自己的举止失措而失宠,最后她的爱只能归于对儿子的无尽溺爱,但对母族楚国的偏袒又让她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而先后被丈夫和儿子无视。
本来应该相扶相帮的两姐妹,却因为芈月得到赢驷的宠爱芈姝视芈月为大敌。这一切让她渐渐变得扭曲,使得她一次次用尽极狠毒的手段欲致芈月母子于死地。芈姝在秦惠文王死后,当着芈月的面烧毁了对芈月儿子嬴稷的册封遗诏。
芈姝也和她母亲一样溺爱儿子秦武王嬴荡,令得嬴荡荒唐到举鼎压死。她又为了保护幼子登基,与儿媳秦武后魏颐各引母国的兵马,展开长达三年的内战,令得秦国几近毁灭。最终她败给芈月,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姐妹恩怨。
秦始皇是宣太后的儿子还是孙子?
1、宣太后和秦始皇是先祖与后代的关系,宣太后是秦始皇的太祖母。
2、承接的辈份线索为:
宣太后——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
3、相关人物介绍:
1)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2)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
3)秦庄襄王(前281年—公元前247年),亦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