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姝怎么死的,秦王与芈姝相差年龄?

2023-07-01 18:20:04 44阅读

芈姝怎么死的,秦王与芈姝相差年龄?

据史书,秦惠文王赢驷19岁即位,杀商鞅;23岁娶惠文后。芈姝的原型就是惠文后。但电视剧里,商鞅死的那年,芈月才出生,也就是比赢驷小19岁。而芈姝大概只比芈月大两三岁。

芈八子情史?

秦昭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大秦帝国的实际主宰者宣太后病倒了,此时距她离开政治舞台只有一年多的时间。

芈姝怎么死的,秦王与芈姝相差年龄?

这位七十多岁的女人躺在病床上,自知时日不多,传下命令:“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翻译成白话就是,将来安葬我的时候,一定要让魏公子殉葬。

魏公子名叫魏丑夫,是宣太后的诸多情人之一。

这个公开让情人陪葬的宣太后,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称得上政治家的女人,第一位长期掌握国家大权的女人,第一位被称为太后的人,当然也是第一位掌政的太后,但这些都还只是表象,最令人惊叹的,还是她神奇的人生经历。

关于宣太后的个人资料史载不多,她姓芈,来自楚国王室,豆蔻年华嫁往异域,成了秦惠文王的妃子。

在老公活着的时候,宣太后地位并不高,仅仅被封为“八子”,但是很得宠,一口气生下了三个儿子。

这让惠文后醋劲大发,想尽办法来收拾芈八子。惠文王死后,惠文后便与刚上位的儿子秦武王合谋,把芈八子的儿子嬴稷送到燕国去当人质。

没想到秦武王在位仅仅三年就死掉了,而且死得非常搞笑,是和一个叫孟说的大力士在一次举鼎游戏中被压伤,当晚就一命呜呼了。

母以子贵,惠文后没了靠山,今后的人生陡生变数。相反,芈八子却否极泰来,在魏冉和赵武灵王的支持下,立儿子嬴稷为新一代秦王,是为秦昭襄王,而她则开始了“垂帘听政”的政治生涯。

死对头惠文后自然不甘心失败,她与武王后合谋拥立武王的弟弟公子壮为王,公然反叛,史称“季君之乱”。三年内斗,笑到最后的是宣太后,除了武王后被赶回娘家魏国,惠文后一干人等包括惠文王其他儿子们全都人头落地。

为了巩固儿子的王位,宣太后采取联姻的方式,迎娶楚国的公主为王后,同时将秦女嫁到了楚国。与此同时,她开始任用自己的娘家人为官,尤其是重用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

无论是宣太后当年助子登位,还是日后掌控权柄,魏冉都是宣太后最得力的助手。他也确实了得,文武全才,堪称大秦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之一。武安侯白起,就是他发掘出的“人才”。

昭襄王初年,义渠王前来朝见,宣太后施展美人计,与其公开相好了三十年,还生了两个儿子。

其实,情场老手只是她的一个表象,老辣的政治家才是她的真正本性。公元前272年,宣太后在甘泉宫一举诱杀了义渠王,据说连带着还有两人的儿子,之后发兵灭了义渠国,稳固了秦国的后方。

在对其他诸侯国的战争中,宣太后也没有打过什么败仗,魏国河东(今山西南部)、楚国鄢郢(今河南南阳,湖北江陵)的大片土地,被毫不费力地划进了秦国的版图。

作为政治家,宣太后是成功的,但是作为女人,她的私生活却是极为放荡。在她行将就木时,还差一点把自己的一个小情人活活地带到坟墓中。

她曾经有一段高谈阔论,至今读来仍让人瞠目结舌。

当时,楚军包围了韩国雍氏城长达五个月。韩襄王使者向秦国求救。当时摄政的宣太后对使者尚靳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我服侍惠王时,惠王把大腿压在我身上,我感到疲倦不能支撑;他把整个身子都压在我身上时,而我却不感觉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对我来说比较舒服。秦国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食不多,就无法解救韩国。解救韩国的危难,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银两,难道不能让我得到一点好处吗?”

那个时代,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女人受的束缚也很少(直到明朝都还好,清朝后才完全变了样),可是以太后之尊,在国与国的外交场合,能说出这样的话,还是令人叹为观止。

没有母亲,自己当不上王,但有了母亲,这个王当得十分窝囊。从弱冠少年一直到熬白了头,昭襄王在五十多岁时才听从范雎的建议,把老妈和舅舅赶下台自己亲政。幸好他长寿,又做了十五年,不然这辈子也太亏了。

宣太后在发生政变的一年后就去世了,昭襄王极其隆重地厚葬了她,有传说秦始皇的兵马俑其实是给她的陵墓陪葬的。

芈月传里芈月是什么时候爱上秦王的?

秦王(嬴汜)临终前对芈月说:寡人自与月儿相识起,就知道月儿有普通女子没有的胸怀,寡人知你不喜权势,但有一天,大秦如果需要月儿的扶持,你万万不可推辞。此刻寡人就要走了,不知这十几年里,寡人是否有片刻得到过月儿的真心?

芈月泣不成声:大王待月儿如父如兄,月儿与大王同心同德!

秦王虽是意料之中,但略不甘心:到底还是如父如兄!

芈月马上明白伤了大王的心,哭喊:大王是芈月的夫君。

芈月一生有三段恋情:与黄歇青梅竹马,两心相交的刻骨之恋;与秦王惺惺相惜,同心同德的爱慕依恋之情;与义渠王翟骊有长生天见证的死生之恋。

芈月虽然只有与黄歇之恋最纯粹,清白如水,但其实这三段恋情于她都是融入真情,浓厚热烈,尤其是后两段恋情,正因有了夫妻之实,男欢女爱,才有了恋情之外的亲情,那是血浓于水,刻骨铭心!

所以芈月对秦王的爱,并不是单纯的如父如兄之爱,是有实实在在的情爱,恩爱。

正如秦王所说:月儿有普通女子所没有的胸怀。正因如此,芈月与秦王之情,与翟骊之恋才夹杂着更多别的因素。

芈月做了秦国太后后来祭奠大王:

第一杯酒就敬了商君(商鞅):记得你带我出游拜谒商君之墓,你既恨他,将他葬在荒郊,又敬他来祭祀他。他活着的时候是敌人,其实他的信奉存留在你的心头,存留在你的血脉里,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这杯酒就敬给那个让你爱恨交织的人。

其实秦王又何尝不是留存在芈月的心头、血脉里,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的那个人!

芈月的第二杯酒是祭秦王:你是秦国后宫所有女子的夫君,于我却是第一个男人,我曾经爱慕于你,依恋于你,将你视为父为兄,你对我有桃李之教,开导蒙昧之恩。尽管妇人之情于你是最看轻的,远远比不过江山社稷,但你却给我其他妇人从未给过的信任,这第二杯酒我敬你,谢你使我自重自信,从不妄自菲薄,才有了今日的秦国太后。

秦王是芈月生命中真正的第一个男人,他待芈月不仅是如父如兄,更是芈月的夫君,他们有孩子,有亲情。更对芈月有桃李之教,开导蒙昧之恩,让芈月成为一个真正的有心胸,有眼光,有远大宏图的女强人,秦王对芈月有知遇之恩,是芈月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秦王眼光独到,早就喜欢芈月,但他知道芈月心里装的是黄歇,后来在悬崖下找到黄歇的遗物,芈月也认为黄歇不在人世了。后来因为魏夫人诬陷魏冉偷公子壮的剑,芈月只有去找秦王。秦王不想让芈月以为他趁火打劫,虽然帮了她,却没有恃强,他要打动芈月的心。

芈月每晚都在承明殿帮秦王整理书简,秦王听芈月讲她与黄歇的故事,讲她小时候父王在楚宫大殿里大老虎背小老虎的故事,终于秦王也充当了大老虎背着芈月在大殿里奔跑,芈月感到久违的温暖,芈月与父王短暂而美好的天伦之情是她生命中最温暖的回忆,父王去世后,芈月一直艰辛努力地护着弟弟生存,秦王让芈月又感受久违的温情!

润物细无声

当芈月再一次为秦王宽衣时,秦王忍不住用手轻触芈月的脸,羋月下意识地闪避,大王不自然地笑一下,道晚安:睡觉吧!芈月却情不自禁地从背后抱住了大王……

那一刻,芈月真正属于秦王,那是她心甘情愿的,甘之如饴!

芈月传经常欺负芈月的那个公主叫?

经常欺负芈月的公主是芈茵公主。

芈茵是芈姝与芈月的异母姐姐,楚国的庶出公主。

在楚威后掌控下长大的她自卑而善妒,善于讨好又工于心计,还爱打小报告,狠毒心坏,她从小就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将要面对的命运,却心有不甘,用尽各种手段想要爬得更高。

为了能够得到堂堂正正出嫁为正室而不是作为芈姝的陪嫁之媵,她用尽办法。她也有少女春心,曾为黄歇心动,但更抵不上她想成为秦国王后的决心。在一切的算计和阴谋都破产以后,她又为了政治的投机远嫁燕国,欲成为燕国伪王的王后,最终在乱军中为了活命嫁给年迈的郭隗为妾。

她畏惧于强者,把自己的命运多噩迁怒于她能够报复的弱者。当芈月被芈姝作为秦国质子发配燕国,芈茵收到芈姝的密信,对芈月在燕国多次进行迫害,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芈月母子逃出燕国,她也非要赶尽杀绝,甚至设计给易后和芈月母子的酸梅汤中加入鹤顶红,毒计被郭隗识破,郭隗将计就计,将加入毒药的酸梅汤反送给芈茵,芈茵最终吐血而死,最终作茧自缚她的一生可怜而疯狂。

芈月传嬴驷死后穆监哪去了?

芈月传穆监结局是自杀死的。

先是被冯甲给下药了;想要知道先王留下的遗诏在哪里,穆监为了不想让小人得志就自杀了。 穆监原本打算秦王死后便退休颐养天年,但秦王生前留下一道遗诏交给赢夫人,说将来秦国有大变时可用来废掉嬴荡,穆监去取这道遗诏时被太子身边的一个太监冯甲(穆监的干儿子)窥探到。 秦王死后嬴荡继位,芈姝封为惠后,冯甲便告知芈姝遗诏的事。 随后冯甲在呈给穆监的绿豆汤下毒,让其体力全无,逼迫穆监说出遗诏的下落,否则让其荒尸郊外,穆监不堪其辱,拔剑自尽随先王去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