悻悻然是什么意思,工作以后还没有厂里的工人薪资高?

2023-07-13 21:40:04 93阅读

悻悻然是什么意思,工作以后还没有厂里的工人薪资高?

这位在今天这个时代竟然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真是服了你了,说明你缺乏见识,缺少实践,缺失对时代的认知,更欠缺对自身的了解。

悻悻然是什么意思,工作以后还没有厂里的工人薪资高?

首先问你第一个问题,凭什么你是大学生刚出校门就要比工人工资高?工资是衡量一个人的成绩和贡献的。你是一个大学生不错,四年的大学生活你不断学习,是一个吸收的过程,你没有对社会做出过贡献,只是辛苦的父母用他们的血汗钱在供你学习,你在这个阶段基本是索取的过程。毕业进入单位工作,你没能为单位提供价值,却要求工资比别人高,请问凭什么?就凭你读了几年书?

第二个问题。大学生在社会中凭什么特殊?现在大学生每年毕业几百万人,这么大的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将会越来越多,我是1984年的本科生,现在快60岁了,几十年过去了,年年都有几百万大学生毕业,大学生这个名头早已成为社会群体中普通一员,没有什么优越的地方,你还认为你是高人一头的天之骄子吗?

第三个问题想问你的究竟什么是大学?是不是只有各种院校才叫大学?真正的大学在哪里?这是好多大学生到现在还不明白的地方。真正的大学是社会大课堂,这才是你人生真正的大学,大文豪高尔基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著名文学家,就是在社会这所大学学成的,高尔基一天学校没去过,成就他的是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才是一个人不断进步,迈向成功的主要因素。如果你连一天社会大学都没上过,就想比别人高一头,根本不可能,门儿都没有。社会大学的要求比任何有形的大学要求都要高。在这所无形的学校里,没人惯着你,没人哄着你,优胜劣汰,自然法则。如果不能在这所大学里学习进步,不要说加工资,就连起码的生存都需要使尽吃奶的力气。

第四个要问你的仅有理论知识能否成为你高人一等的理由。理论只是前人的实践总结。前人是按照当时的社会和生产生活环境总结出来的结论。今天的时代和过去完全不同,前人的知识我们只能参考,必须结合今天的实际加以改造和完善,不能照搬照抄。否则就是死读书,读死书,这样即使把这些书背得滚瓜烂熟也没有什么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你刚出大学校门,掌握的只是理论框框,这些理论还要你结合实际总结出属于你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并证明在实践中是有效的,而且能够不断创造出价值,这样你才有资格谈论你的收入是不是该提高了。

第五个想问的你的优越感是从哪里来的,凭什么一个普通大学生就比工人高一头。现在的工人再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些只会做苦力的群体。现代工人也都是有文化,有技术的一群人,他们经过几十年的工作,创造出无数的社会价值,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他们身上有着你学不完的东西,他们经过社会这所无形大学的磨炼,各自都有自己生存的生活方式和方法,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学生。他们的收入才应该真正的要提高。

朋友,请少一点盲目,多一点清醒。少一点优越感,多一点平常心。少一点旧社会的等级观念,多一点尊重人,人人平等的现代理念。祝你早日在社会大学毕业进步。

网友说鬼子动漫哆啦A梦反日?

《哆啦A梦》是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鬼子动漫作品,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是看这部作品长大的,但是虽然是鬼子的作品,但是却一直被人说他反日,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其中的缘由。

说其反日可能与其播出的《哆啦A梦》新番特别篇《大象和叔叔》里的一个特别的桥段有关,而这个桥段不仅在我国引起了轰动,就是在鬼子引也起了很大的震动。

看过这一番的人大概都知道其中的剧情,剧情说的是大雄的叔叔野比四郎在他们家做客的时候,给他们讲了一个关于鬼子在二战中的故事。因为处于战争期间鬼子全民皆兵,动物园里的大象因为缺少人照顾,因此不得已的情况下,饲养员决定杀死这些大象。

出于对大象的同情和饲养员做法的气愤,大雄和哆啦A梦乘坐时光机回到二战期间,准备去阻止饲养员从而拯救大象。

当大雄和哆啦A梦回到二战中的动物园的时候,刚好遇见动物园的饲养员正在准备给大象喂食有毒的马铃薯,大雄和哆啦A梦见状便上去阻止,但是身为二战期间的军人,他认为杀死这些没人照顾的大象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因为现在是战争时期,作为鬼子的一分子就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国家,这没有什么不对的。

大雄听到军人这样说了之后,他和哆啦A梦就告诉军人,正在进行的战争很快就要结束,而且鬼子会战败的事实。就是因为这一句“鬼子会战败”台词,让一些思想极端的鬼子人很是不满。

而在接下来的剧情里,大象却救了想要杀死它的军官的性命,军官也由此找到了自己泯灭 的良知,从侧面来讲,讽刺了鬼子发动的战争对本国人性的摧残,很大的程度上否定了鬼子发动的战争,所以长期以来哆啦A梦一直被人说是有反日的倾向。

历史上宁夏银川出过什么名人?

“塞上江南”银川,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唐朝时为河外六镇之首,李元昊在此建立了威名赫赫的大夏国,银川至此定鼎,元明时中原百姓赴宁夏立屯,发展农业,银川成为“人目之如西湖,居民喜为乐土”的繁荣城市,“西陲都会”、“小南京”的美称不胫而走,名人辈出,下面列举一些银川的历史名人。

徐琦以塞北汉子的勇敢和江南雅士的灵秀,出使安南,化解两国危急,保障了明朝边疆的稳固。

徐琦,明朝第一位宁夏籍进士,祖籍杭州,因祖上获罪,迁谪于此,1386年出生银川,从小聪明勤学,送外号“塞上神童”,1415年中进士,长期在通政司工作,类似于今天的外交部,他最精彩的时刻是,1433年,徐琦以四品外交正使,出使安南国,今天的越南,解决了两国摩擦,恢复藩属关系,回国后宣宗大加犒赏,恢复了徐琦一家名誉,升任兵部侍郎,1453年卒于南京兵部尚书任上,谥号贞襄。

马世龙的后代均为武将,他的3个儿子战死,清朝时子孙有6位官至提督、总兵,门庭显赫,银川市中山北街曾被尊称为马府大街,明清时期这这条街都是他们家的。

马世龙,明末回族大将,银川人,武举入仕,最早的宣化游击,后受兵部尚书孙承宗提携升为三屯营总兵,不久孙承宗总理辽东军务后,马世龙担任山海关总兵一职,是其的得意干将,并在镇守辽东一任上贡献很大,由于魏忠贤和孙承宗权利之争,马世龙数次辞官回乡,马世龙赋闲在家时,满蒙进攻宁夏,宁夏总兵贺虎臣战死,生死存亡之际,马世龙力挽狂澜,接任宁夏总兵,挽回败势,1634年病逝,赠太子太傅、世袭锦衣佥事。

胡汝砺,1465-1510年,为宁夏修志的进士。

胡汝砺,明朝官员,祖籍江苏溧阳,因祖父牵连到医案,一家人发配到宁夏银川,遂在此定居繁衍,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依然保留着书香门弟的传统,他们弟兄4个,3个都是进士,胡汝砺22岁中进士任命为户部主事踏入仕途,曾任大同知府、西安知府,并攀上了此地出生的大太监刘瑾,纳为党羽,开始平步青云,兵部侍郎、都察院佥都御史,在任时为刘瑾出力不少,最后在兵部尚书任上病逝,这个人最大的贡献是为宁夏修了地方志,《弘治宁夏新志》这本书在西北地方志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赵良栋,戎马一生,清初河西四汉将之一。

赵良栋,清朝初期将领,银川人,最早在陕西从军,平叛有功,被洪承畴纳入帐下随其平定西南,授云南广罗总兵,三藩之乱时,在宁夏剿灭叛军,升任宁夏提督,后转战四川,升云贵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其子赵弘灿续为宁夏总兵,晚年进剿准噶尔部,因自陈军功,康熙大为恼火,令其返乡,1697年赵良栋在银川病逝,康熙派长子胤禔主持葬礼,赐谥襄忠,雍正时入贤良祠,乾隆时追一等伯爵,他的子孙官至总督、巡抚。

图为银川的民国街。

高士秀,清末民初银川人,是投身爱国民主革命的斗士,陕西同盟会成员,宁夏哥老会首领,早年号“贺兰山主”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宁夏义军首领,军阀马福祥父子盘踞宁夏时,数次带领塞上义军参与讨逆护法运动、策应五原起义、兵败后高士秀客居陕西30多年,结识进步人士,拥护新民主,始终与宁夏诸马进行着斗争,任中将骑兵师长,1941年病逝。

图为杨金凤照片。

杨金凤,银川人,著名表演艺术家,秦腔旦角代表人物,1923年出生,10岁入行,12岁登台,被称为“小十二红妹子”,从艺经历坎坷,为提高水平请教多位前辈,40年代与秦腔小生靖正恭合演《白玉楼》一炮而红,解放后进入西北戏曲研究院,多次随陕西剧团进京,从艺数十年演地剧目100多出,获奖无数,2011年在西安去逝,享年88岁。

悻悻的意思?

悻悻

词语拼音xìng xìng

基本解释

愤恨难平的样子。刚愎固执的样子。

详细解释:怨恨失意貌。

成语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諫於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於其面。”

伊索寓言搜集了很多什么样的民间故事?

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本书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的故事,包括《龟兔赛跑》《狼和小羊》《狼来了》《农夫和蛇》......这些脍炙人口的小故事,两千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人类最珍贵的智能宝库。书中所写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其他生物,都具有了人的思想和情感,作者假借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向我们言说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富有哲理。

内容简介:《伊索寓言》是全世界第一本寓言故事集,收录了古希腊最会讲故事的人——伊索的那些充满哲理又广为流传的故事。伊索原为哑巴,后奇迹般地获得了语言能力,并摆脱奴隶身份重获自由。他以能言善辩著称,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在其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智慧和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将当时的许多寓言都汇入伊索的故事结集,成为《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创造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里面的动物不仅能说会道,还有着与人一样的烦恼、愚蠢以及大彻大悟,可以说是现实社会的微观缩影。伊索在这个动物世界中想要表达和讽喻的恰恰是人类社会中人性的现实功利、贪婪、妒忌,同时也歌颂忠诚、吃苦耐劳、坚持等美德。因此,不仅是儿童,成人也能从中体悟到人生的哲思。《伊索寓言》也教会我们如何与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相处,如何为人处世,对深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这点似乎尤其重要。不仅如此,《伊索寓言》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文化产物,对欧美地区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对西方叙述传统起到了根基性作用。

作者简介:伊索(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0年),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一个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推荐理由:《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影响最大的寓言,由于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在全世界流传两千五百余年而经久不衰。伊索寓言的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恶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启迪着我们的心智,呵护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对广大小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格、修养、心态、志趣、能力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