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酒瘾喝48瓶藿香正气水,有没有什么液体物质口感完全和白酒一样?
犯酒瘾喝48瓶藿香正气水,有没有什么液体物质口感完全和白酒一样?
就目前的酒水市场来看,啤酒、葡萄酒确实已经有这样的所谓无酒精的替代饮品了,也就是说在口味、口感、视觉等方面这些所谓的“酒水”和啤酒、葡萄酒差不多,但却不含酒精或酒精含量极低。也就说我们常说的无醇啤酒和无醇葡萄酒。
至于口感完全和白酒一样,但是没有酒精度,不会喝醉的所谓白酒,我们暂且称之为“无醇白酒”吧。
从目前的白酒市场来看,据我所了解的情况,这方面确实是空白。(如果各位酒友有这方面的新信息新动向,欢迎留言给我。)
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就是:
无醇白酒目前的市场空白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巨大的市场机会亟待开发?还是本来就没有市场需求的真实写照呢?
那假设有市场需求,为什么各大酒厂没人去做这个事情呢?那假设没有市场需求,为什么啤酒、葡萄酒却纷纷推出无醇的替代品呢?
那么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继续往下聊聊,也许对各位酒友会带来有些许启发:
喝酒喝的是什么?喝白酒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于每一个爱酒的酒友来说,喝酒喝得到底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和见解。虽然各不相同,但共同的核心一定是达到人酒情浓的醺然之态,借助酒的能量助推心灵与情绪的宣泄与释放,从而得到身心的慰藉。
我在往期的《喜欢独斟自饮的人是种什么心态?》一文当中,做过详细的解读,感兴趣的酒友也可以了解一下。比如:
在杯杯美酒的带动下,饮者慢慢地步入微醺酣然。正是在这种朦胧中,人才能展现出另一种别样的清醒与洞察。看透自己、看透别人、看透过往、看透未来。品饮一杯美酒,是人生路上的小憩,是人生路上的加油站。漫漫人生路,总有累的时候、倦的时候、厌的时候、愁的时候,而这杯酒正是每个人真正需要的。
这也许就是喝酒,包括喝白酒所带给我真正的东西,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也许有的酒友表示我说得太过片面与美好。但我想说的是:即使是在无休止商务应酬以及权利游戏当中,一杯酒也足以让你窥探世态炎凉、人心所向。
以现在的勾兑技术来说,这种所谓的“无醇白酒”操作并不难。我们大家都喝过即时速溶粉末饮料,比如说:咖啡、奶茶等等早就屡见不鲜,可是你听说过酒粉么?没错,就是把酒粉倒入杯子里,用水冲调,可以得到你所喜爱的酒精饮料。
据了解,在美国已有粉末酒精的报道,其中共有6种不同的风味,分别为“V”、“R”、Cosmopolitan、Mojito、Powderita和Lemon Drop。其中,“V”和“R”分别由伏特加和朗姆酒制成,其余4款为鸡尾酒。在德国,有商品名为Subyou的粉末酒精出售,有四种口味,65g包装,与250g水混合可得酒精度为4.8%的酒。通过这里例子告诉我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酒在未来所呈现的形态也是多样和多元化的。
那么,对于中国白酒来说,以现在的勾兑技术来说,这种所谓的“无醇白酒”操作也不难。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液态法白酒,俗称“酒精酒”的勾调技术已经很成熟。对于无醇白酒来说,只是需要不再添加酒精,增加一些可以达到酒精所带来的刺激和口感的替代物质即可。
中国白酒的社会属性有哪些?这些观点您是否认同?带着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白酒”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中国白酒除了可以独斟自饮之外,他还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则主要体现在各种形形色色的商务政务的应酬酒局当中。
那么,白酒在应酬和酒局当中到底有哪些具体的作用呢?
身份与档次。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也就是说酒在宴席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宴请什么样的客人,也就决定选什么样的白酒。身份和档次的匹配是必须的。
试想,你想请一位期待合作很久的金主甲方,终于人家答应来了,酒席间你请人家喝牛二,试问结局又当如何呢?也许有的酒友会说:那人家金主就是喜欢牛二呢?对于这样的回答,我只能呵呵了,如果做人做到这份上,也难怪你做不成事。在金主眼里,你没拿我当回事啊?看来我的档次不够啊,只配喝牛二呗?!
而无醇白酒则更没有这种属性。牛二最起码还是酒,你拿个无醇的白酒,这不糊弄我吗?!
面子与重视。
假如,我请您吃烧烤,您觉得是请您喝啤酒重视您呢?还是喝茅台、五粮液重视您呢?哪个更有面子呢?明眼人一定会选择后者。即使你不爱喝台子。
无论怎么说,不得不承认中国社会还是一个面子社会,面子给到了,一切都好办。面子伤了,这人也就没法交了。
所以,这白酒也决定了面子大小的问题。用啥酒是面子、喝好喝坏是面子、喝多喝少是面子、喝醉喝倒还是面子。
试想,您用一杯无醇白酒去表达面子,人家不知道还好,一旦人家知道了你用无醇白酒来对付我,人家一定会让您没面子。那还不如一杯茶、一杯白水来得直接,最起码你还实在。用一杯无醇白酒糊弄人家,不罚你三杯都是轻的。
权力与归属。
在这里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次我和某葡萄酒庄一起搞一个品鉴活动。当时邀请的单位是我们本地一个很有实力的企业(具体信息就不透露),当天请的也都是这个企业里面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
活动计划是晚上6点半开始,结果他们的老大迟迟未到。大家也都大眼瞪小眼地在那等着,我合计我也别闲着,就开始给大家分享葡萄酒方面的知识和品鉴的技巧,捎带推介一下我们的红酒有多好喝。
不一会儿,人家大领导来啊,大家依次做好之后,人家办公室主任问领导今天咱们开个红酒的酒会,您看想喝哪款?
人家大领导两眼一翻,红酒有啥好喝的,咱们喝点白的吧。我一看,这不扯呢吗?好好的红酒品鉴变成白酒酒局。那也没办法,虽然人家是金主甲方呢。
当天晚上一共喝了大概8瓶国窖,桌上直接撂倒三,其他的也都东倒西歪,嘴画瓢。
试想,如果您是他下面的部门头头,你是选择喝红酒呢还是白酒呢?如果您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就喝红酒,或者喝无醇的白酒,那么他的老大会怎么想呢?会怎么看呢?会怎么办呢?这里可以用省略号……,大家自行脑补吧。
顺从与忠诚。
很多企业,把能不能喝,敢不敢喝酒,以及喝酒的表现等,作为人力资源考核的一种方法。当然很多人对这种方法也是持批判和诟病的态度,但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方法到底有没有效用,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现在网上很多博主对于一些领导用酒局来宣示自己的权威、降服下属的做法,予以无情批判。
今天,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虑,假如你不是一名员工,而是一位部门领导,你在部门团建的过程当中,大家喝点白酒,于是你和下属推杯换盏的时候,一定有人以领导马首是瞻,领导随意,自己干了。一定有人插科打诨、活跃气氛、劝人劝酒;一定有人是你喝你的,我喝我的,满不在乎的样子;一定有人这也不能喝,那也不敢喝,领导敬酒都不给面子,甚至借点酒劲跟你唱反调的……;那么,一场饮宴之后,您作为这个部门领导,会怎么看待他们呢?以后的工作中您会怎么安排他们呢?
别忘了,员工有一天也可以变成领导。
另外,对于服从与不服从,忠诚与不忠诚来说,酒局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被放大的缩影而已。除了酒局,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一定存在形式不同却意义相同的事情,因为这是人性。
……
未来这种“无醇白酒”有没有潜在的市场呢?是否成为主流未可知。对于白酒的社会属性来说,无醇白酒不但不具备真正白酒的社会属性,而且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和效果。甚至不如以茶代酒来得直接和实在。
我们反观无醇啤酒和无醇葡萄酒,他们更多还是主流啤酒和葡萄酒的一种补充而已,充其量还是被当做汽水饮料罢了。虽然对于女性和对酒精过敏的人士来说满足了一定的饮用需求,但对于真正的商务场合来说,还是派不上什么用场,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所谓的“无醇”白酒更是如此。所以,我个人认为,“无醇白酒”有市场吗?也许有,但这个市场根本达不到主流,甚至可能落得昙花一现的下场。
另外,对于中国白酒的大厂来说,无醇白酒的存在绝对是一个必须要干掉的东西,因为做无醇白酒,等于打自己的脸,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酒企才不会干呢。再说了,又能挣几个钱呢。
那么,各位酒友对所谓“无醇”白酒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文|芙蘭一醉,独立酒评人
芙蓉深处凭蘭阅,唯有一醉敬芳华!
芙蘭一醉,略备佳酿迎迓酒友,在此鞠躬谢啦!(因受认知局限,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供各位酒友参考,敬请指正鞭策!)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酒量是不是越喝越大?
这个问题我反复试过,亲身验证是不是这样。后来的结果证明,喝白酒是天生的量,但是后天锻炼有一定的作用。
记得我第一次喝白酒,家里有客人,他们闹完了酒,开始吃饭时,有客人让刚放学的我也坐上一起吃。坐上后,就有人把每人面前没喝完的酒倒到一个大搪瓷缸子里,大概一斤的样子,往我面前一放,说:“大学生把这个喝了!”
我那时上初中。我们那的风俗,凡是上学的学生,统一称呼大学生,包括幼儿园小朋友,以此显示两家的关系亲密。我放学才回,肚子正饿还很渴。想都没想端起来一口喝完了,父亲阻止的话都没来及说出口。也没感觉什么,譬如辣喉、呛人、冲鼻什么的,觉着甜甜的带着酒香。谈不上好喝,也不能说不好喝,后来也没头晕的感觉。
就这一次出了名,经常听人对父亲说,你的孩子都大量,你咋喝不多?父亲从来都不分辨,笑笑算过去。
后来也没怎么喝酒。到了参加工作,我的顶头上司是从公社书记任上过来的,家还在农村,住单身宿舍,我和他隔壁。那时候晚上没什么娱乐活动,电影院是老电影,收音机都很少。每到晚上,只听门上“嘭嘭”两声,然后拖拉着布鞋的脚步声从我门前进他屋里。我跟着进去。主任坐在床头,从一头沉办公桌抽屉里端出一碗油炸花生米,再拿出来一瓶酒,倒两玻璃杯。也不说话,喝完就走。天天如此,慢慢品出味来,喝酒开始找到了感觉。
几年后工作进入了状态,喝酒很频繁了,应酬多,酒量还是那多,入不敷出。就想着法怎么能提高酒量,实验最多的是锻炼,要通过锻炼提高酒量。
分享用过的三个主要办法:
●每天喝,保持酒量,慢慢会有增长。这个不用试,工作就是喝酒,每天喝,除了周日。
●醒酒喝二两。我们叫“涂一哈”。醉酒后,醒来,恶心头痛,水都喝不进,再喝二两酒,比吃药难受多了。可是听说这样能增加酒量,这个不正是梦寐以求的嘛。于是,每次酒醒,第一件事就是喝二两。奇怪的是,无论多恶心难受,闻着酒都要吐,可是真的喝了,还真的喝进去了不吐,而且醒酒快了,不一会就能够上场再战。
●早起喝酒。我的体会是,早餐喝酒很爽还不容易喝醉,喝好了一天有精神。最多的时候连战三天三夜不醉酒。
就这样,一身酒胆征战酒场几十年,酒风酒德养成了,也喝出一身毛病。后来还是喝酒缓过劲,喝了五年的酱酒,每天1-2两,才把那些年喝出来的毛病都给喝了回去。如今各项体能指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