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文学”又是不想当人的一天!卡皮巴拉、吗喽与鼠鼠 你想当哪个?

2025-09-13 23:05:27 26阅读

对于无产阶级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唯一的固定资产就是手机里的一系列表情包。

鼠鼠火箭_卡皮巴拉豚门文化_年轻人动物表情包

猴子表情包在半年之内火速霸占年轻人的手机内存,眼皮沉重、双眼无神……的猴子表情包成为年轻人的斗图专属,"吗喽文学"由此而来。

年轻人动物表情包_卡皮巴拉豚门文化_鼠鼠火箭

卡皮巴拉成为新一代网络顶流

社交媒体刷屏王者"卡皮巴拉",凭借魔性洗脑 BGM 和超然人生态度,迅速出圈。

年轻人动物表情包_鼠鼠火箭_卡皮巴拉豚门文化

"鼠鼠文学"风靡全网

互联网冒出了许多「鼠鼠文学」,大家自愿化身为社会底层的"老鼠人",用着最萌的语气,讲着最惨的故事。

鼠鼠火箭_卡皮巴拉豚门文化_年轻人动物表情包

多平台热度

相关话题#水豚#、#卡皮巴拉#话题浏览量分别为2.9亿+、1.5亿+。社媒平台#吗喽的命也是命#话题已有8243万次播放。小红书上,与"鼠鼠文学"相关的笔记数量已经达到了数十万篇。

什么是"动物门"?豚门﹣你的人格类型是: KPBL 卡皮巴拉

鼠鼠火箭_卡皮巴拉豚门文化_年轻人动物表情包

豚门起源

「豚门永存」来自最近十分受欢迎的动物﹣﹣水豚,它是荒谬又冷静好无动于衷的生物,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无动于衷,无论在哪种生物旁边,都有一种十分佛系(活着死了都行)的稳定精神状态。

于是许多网友自发加入豚门,并且还出现了" KPBL 人格",把水豚当作一种人生态度。

为什么走红?

水豚因其稳定的情绪和呆萌可爱的特质在网络上走红,成为无数网友的心头好。

它特别吸引人的是它那"随遇而安"的佛系生活态度,这与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高度契合,使得许多网友自发成为了"豚门"的一员。

吗喽门﹣吗喽的命也是命

吗喽的起源

是因为一个段子:2022年春节的砂糖橘比以往上市晚,网友开始喊话广西商家,而商家纷纷化身"吗喽",并说"吗喽的命也是命",卑微得让大家别催了。

鼠鼠火箭_卡皮巴拉豚门文化_年轻人动物表情包

年轻人和打工人的共鸣点

网友纷纷自嘲"卑微打工人吗喽"、"早八大学生吗喽",是当代年轻人对于生活状态的调侃,用戏谑的方式在幽默中释放压力,表达大家厌倦内卷的心情,也成了自愈的方式。

鼠门一鼠鼠我啊真的顶不住啦

鼠鼠梗的起源

"鼠鼠我啊"实为"叔叔我啊"的谐音,该梗源自网友对于 Bilibili 董事长进行调侃时所用的一句台词。

年轻人的自嘲

网友将自己同生活在阴暗之中的老鼠做比,用作"底层打工人"郁郁不得志的自嘲。诸多鼠鼠表情包的诞生给这一原本颇显无奈的自嘲平添了几分可爱,"鼠鼠我啊"句式也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生活中的诸多情境。

破圈原因分析:年轻人为什么"不想当人"?超现实主义的年轻人"不想当人"很久了

年轻人的007——"0耐心0欲望一周7天不想当人"。揭示了当代年轻人的焦虑又摆烂的生活状态。

无论是早期的"鼠鼠文学",还是至今火热的"加入豚门"。虽用动物的形象来表达自我,但其背后的幽默实际上都是超现实主义的表现。

代表年轻人正不断寻找自己的精神象征,寻找一种可以让他们充分表达情感,释放压力的出口。

年轻人佛系躺平的心理需求

随着"躺平""无欲望""松弛感""发疯文学"等各种符合现代年轻人精神状态的热词出现,反射着当今"内卷"环境下,年轻人面对着四处迎面而来的压力,急需精神疗愈的社会现象,因此热梗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并大受传播。

Z 世代急需寻找情感出口

在高压的社会环境中,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需要寻找一种能代替自己抒发情绪的替代品,来释放种种压力。而动物们的可爱,成为了抒发情绪的出口。

年轻人动物表情包_卡皮巴拉豚门文化_鼠鼠火箭

或许挖掘动物 IP 并不难,甚至不难复制。特色+情绪共鸣,就是吸引年轻人的爆款公式。

创造社交话题,建立社交生态圈打造社交货币

动物文学中的流行元素,如"鼠鼠"、"卡皮巴拉"或"吗喽",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这些主题不仅允许用户深入参与和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如表情包的批量产生,鼠鼠文学变为口头禅等),而且还促进了在多个平台上的多样化互动。

放大 IP 的个体价值

把握水豚走红背后的精髓,从声势浩大的"加入豚门"到层出不穷的"水豚周边",意味着可爱经济的玩法日趋成熟。

未来品牌入局内容营销的重点不再局限于借势、植入,而是有意识地放大 IP 的个体价值,借此俘获用户好感,搭建全新消费图景,构建深刻情感生态圈。

卡皮巴拉豚门文化_鼠鼠火箭_年轻人动物表情包

卡皮巴拉豚门文化_年轻人动物表情包_鼠鼠火箭

引发年轻人的情感共鸣

从"鼠鼠我呀"到"斯密吗喽"再到"豚门永存",动物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玩梗的一部分,上演着不同阶段年轻人的精神现状。除了玩梗, ta 们更希望通过这种恰到好处的隐喻,释放生活的焦虑情绪。

对于品牌方而言,或许了解这些动物的习性、特征等,也能成为用户心理研究的途径之一,毕竟动物就是当下的「我」。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