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游戏评测 No.692《鬼屋魔影(Alone in the Dark)》

2025-10-02 13:08:25 4阅读

1992年首次发售的《鬼屋魔影》在在整个生存恐怖游戏的领域来说都算得上是奠基者,在那个年代它的开创性的 3D 视角和非线性叙事在在《生化危机》尚未诞生的时代定义了这一品类的雏形。而本作正式基于1992年的这款经典作品进行的重置,试图在保留原作精神内核的同时,融入现代叙事与次世代技术!

生存恐怖游戏空间设计_ps1鬼屋魔影2:杰克的复仇_鬼屋魔影1992重置版

相对平庸的重制体验

在谈游戏玩法之前,这游戏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那就是男主和女主是由好莱坞明星Jodie Comer以及David Harbour来饰演,但是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在游戏的体验上似乎却也并没有什么过于惊艳之处,对于本作来说略显僵硬的动作系统有限的互动自然削弱了不少表演感染力。本作在叙事上也同样是按男主和女主分别设定了两条线,虽说二者各有不同的侧重体验,但更多的也只是视角的差异化,游戏的解谜、战斗等大部分内容其实都是重合的,只有少量的剧情对话上双线互补。

生存恐怖游戏空间设计_ps1鬼屋魔影2:杰克的复仇_鬼屋魔影1992重置版

游戏的核心玩法也就是探索、解谜,利用有限的资源与空间与无限的威胁对抗,对于生存恐怖这一标签来说本作的恐怖氛围塑造的还是很不错的,他不像很多其他游戏那样通过大量跳脸来打造自身的恐怖高度,但本作更多的是利用空间设计造成的心里恐怖,当玩家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时,脚步声与呼吸声被刻意放大,环境音效的动态调整使得每个转角都充满不确定性。

ps1鬼屋魔影2:杰克的复仇_生存恐怖游戏空间设计_鬼屋魔影1992重置版

这种空间叙事的典范,在玩家心理上制造出安全区与危险区的认知错位。探索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某些物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或者听到不存在的脚步声,游戏通过这些细微的异常逐渐侵蚀玩家的现实感。而这些突出环境细节的音效搭配末日爵士乐风格的原声,在其恐怖主题的氛围营造下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过程中游戏穿插的解谜系统中规中矩,不会很难,都有很清楚的线索提示,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设计,道具组合的逻辑也算是对原版做出一定的致敬。

鬼屋魔影1992重置版_ps1鬼屋魔影2:杰克的复仇_生存恐怖游戏空间设计

谈到恐怖氛围就又不得不提游戏的战斗部分,毕竟如果火力充足的情况下再恐怖的环境也就会变得不那么恐怖了,但本作的战斗系统并没有多好,首先是武器方面,十分贫瘠,子弹更是短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发一发的给,再加上瞄准机制比较笨拙,玩起来很难受,所以它的整体体验也更加倾向于潜行的结合!

ps1鬼屋魔影2:杰克的复仇_生存恐怖游戏空间设计_鬼屋魔影1992重置版

相对好的一点是,游戏首发时较差的优化目前已经相对解决了,没有遇到什么明显的卡顿bug,不敢说本作作为一款经典重置在ip复兴上有什么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最起码单纯作为一款生存恐怖游戏来说,目前的体验算是及格,史低两位数的价格与它相对平庸的游戏体验也更加契合!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