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退伍军人摆摊谋生刺死城管,律师辩词震撼全场,引人落泪
大城市亦或小村镇,似乎只要是有人长期聚集的所在,就总有大小摊贩存在。
他们多贩卖简易食物、当地蔬菜以及其他物品,往往价美物廉,深得普通大众钟情。
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与正式店铺的规范性不同,这些摊贩们多是在路边支个摊子就干了。
如果只是零星一些倒还无妨,可一旦多起来就会扰乱周围人们的正常出行。
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地铁口或商圈旁边,摊贩的存在对过路人影响还是很大的,对于市容也有所妨碍。
各地一直都在努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试图通过种种合理的方式方法,尽可能的使其规范化。
从而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美好,也让这类摆摊谋生的人群能够心安赚钱。
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总是避免不了出现种种令人心痛的惨剧。
本文要讲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一个退伍军人为了谋生在北京摆摊,城管前去收缴他的三轮车;
而这三轮车是他刚凑钱买来的,几乎就是他当下的所有,于是乎拿了一把小刀试图护卫住三轮车;
有个城管不经意抓住了摊主的手臂,被惶恐不安的摊主一刀刺入了颈部,从而造下了一笔难以挽回的罪孽;
而摊主也要为此承受来自法律和心灵的双重惩罚。
(一)事情就那样发生了
2006年8月11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城管执法大队,如往常般开始了下午时段的巡查工作。
当他们来到中关村科贸电子商城北边,眼尖的摊贩立马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尽快跑路呢,一个个脸上都写满了惶恐和焦急。
其中有个摊贩,搞了辆三轮车卖烤肠、烤面筋、烤肉串等。
是新到这边没几天的,动作就显得迟缓了些,虽然也仓惶的赶快收拾,甚至连没付账的顾客都顾不上了,只想着逃过一劫就好。
对,就是逃过一劫。
对他们这些摊贩来说,那个摊子就是他们赖以为生的饭碗。
尤其是对这个新摊主,他这个饭碗还是借钱搞来的,要是被砸了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对了,这个卖烤串的摊主,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名叫崔英杰,现年23岁。
曾当过兵,退伍后选择来北京发展,却一直混得比较坎坷。
摆摊卖烤串是他筹备许久后的一次创业,对他来说有着别人难以理解的意义,说是改命的那根稻草也差不多。
然而,老天爷并不会因为你境遇惨淡,就对你施以眷顾,而是往往再踩你两脚。
这不,崔英杰哪怕已经够快了,却还是没能跑掉。
城管来到了跟前,十来人将他的摊子,给围了个严严实实,上来就要他出示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崔英杰心里立马就是咯噔一下,心想这下完犊子了。
因为他压根就没有这两样东西,光是准备好这一套摆摊的家伙事儿,就已经掏空了他的所有,而三轮车更是找人借钱买的二手的。
本来,他是想着摆上十天半月,若是这地儿生意当真不错,就去办这两个证件的;如果不景气,是打算换个地方再尝试的,他可没办法一直捱在这儿等待转运。
对于这种路边流动摊贩,当时可能各个地方的要求不同吧。
有些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是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的;而像西安、郑州,则不作强行规定,全看摊主自己的意愿。
崔英杰所在的正是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所在,这儿的一切几乎都要比其他城市要求得严,对于这种流动摊贩也是严格纳入管辖的。
回到正题,崔英杰的样子再明显不过了,是拿不出一证一照的。
城管这下就开始行使职权了,按照有关法规处以没收违法摊主的营利工具的惩罚,对应到崔英杰这儿,就是他那二手三轮车以及车上车下那一堆家伙事儿。
前文讲过,这些乃是崔英杰的改命稻草,是他此时所有的依赖,城管要没收这一切,就意味着要拿掉他当下的所有。
这把崔英杰焦急得不行,一个大小伙子差点落下泪来,满口求情只差跪倒在地上了。
然而,能当城管的都比较见多识广。
他们什么样的对手没见过,崔英杰的表现没引起他们半点同情,仍旧是粗暴的想要将他的所有东西拿走。
人呀,陷入绝望后会有什么反应,反应到什么程度,这都是难以预料的。
崔英杰的反应是,既然苦求不行,那不妨试试硬的,遂拿起旁边的一把小刀,想以此守护住自己的饭碗。
他当过兵,这时也只有23岁,挥舞起小刀来颇有威势,倒是一时迫退了城管,使得他们有所顾忌。
城管中那个领头的,明显经验丰富,采取了一个投石问路的策略,以比较平缓的话语让崔英杰放松。
大致确认他是色厉内荏,应该不会真敢怎样,遂让人上前推车,崔英杰则是死死拉住,拉住他这改命稻草。
好几个城管,竟然不能够敌过崔英杰一个人的力量,可见这时的他爆发出了怎样的潜能。
不过,城管是十来个人的,他再怎么爆发也是无用,终还是被人家连三轮车带东西拉走了。
绝望、愤怒、不甘,崔英杰看着即将被装上执法运输车的三轮车,整颗心都在滴血。
不知怎的,他突然暴起,准备作最后一搏,那一刻他已经没有了什么理智。
有个叫李志强的城管,是副队长,招呼了几人一块拦阻着崔英杰。
双方推搡的过程中,李志强不小心用手抓住了崔英杰的手臂,正好是他握着小刀的那只手。
崔英杰下意识的抬臂猛得一挣扎,闪亮的刀锋斜向而上,嗤的一声就扎进了李志强的脖颈处。
这儿正好是大动脉,鲜血汩汩的往出涌,众人尚未缓过神来,李志强已经颓然倒地。
场面一下子就乱了,不知道是围观的群众,还是那几个城管,大家都在急着乱喊:
“杀人了,杀人了!”“快打110报警!”“快叫救护车,打120!”……
这纷乱而又带有撕裂感的喊声,使得众人开始手忙脚乱,一时间倒没有顾及到崔英杰。
崔英杰也被这喊声惊醒,看到手上沾着的血,地上躺着的面色煞白的城管副队长,大脑一片空白。
他只是凭借着本能,疯狂的奔跑起来,很快就逃离了现场。
(二)逃得身来逃不了心
事后,崔英杰没有回在北京租住的地方,而是去到了一个绝对靠得住的朋友那儿。
从对方这儿再借了一些钱,连忙搭车离开了北京,辗转来到了天津。
崔英杰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可到底也算是见过一些世面,知晓自己这会儿大概已经被通缉了,眼下是不能够住宾馆什么的,那要登记信息呢!
思虑再三后,去投靠了一位在天津的乡党。
北京与天津虽相隔不远,可在那网络尚不够普及的2006年,消息的传递还是很迟滞的。
崔英杰在北京犯的事儿,此时倒还没有传将开来,这倒比较方便他的活动。
来到天津后,崔英杰专门发短信给北京的朋友,要其帮忙关注李志强的情况,可没多久便等来了一则噩耗——
李志强当日失血过多,奄奄一息之际虽得到了尽可能快的抢救,可却还是没能救过来,死在了急救室中。
听闻这消息,崔英杰心中的痛苦与悔恨到了极点。
好端端的一条人命,就这样葬送在了自己手里,哪怕自己从来就没有过害人之心,可人的确是死在了自己手里。
崔英杰在天津苦苦纠结了数日,想了很多很多:
那个窘迫的家,病体支离的父母,曾经火热的军旅生涯,去北京的种种不如意,李志强死后其家人该怎么痛苦,自己该怎么办……
短短几日下来,就因为忧思过甚,眼看着像苍老了十岁,脸上再无20多岁那种稚嫩,多了一丝岁月沧桑的味道。
崔英杰最终还是想通了,既然自己杀了人,就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或许也能逃亡成功,可那只是身体啊,他的这颗心该怎么逃呀,光是这几天就已经把他摧残得不像样了,倒不如坦坦荡荡的去面对。
崔英杰回到河北保定的老家,去最后看望了父母,然后带着浓浓的不舍,毅然决然的去到了公安局,向人民警察投案自首。
(三)两字之差,天壤之别
2006年12月12日这天,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李志强被害案。
不仅是崔英杰本人,还有在他逃亡途中为他提供帮助的4个朋友,都作为被告人同时出现在了法庭上。
公安方面提交给检方的起诉罪名是故意伤害罪,而检方却不知道出于怎样的考虑,大概是此事件造成的影响太过恶劣吧,就将故意伤害更改为了故意杀人。
杀人的罪名这是确确实实的,可故意伤害导致的错失杀人,与目标明确的故意杀人,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他们的量刑则是一生一死。
前文仔细讲过崔英杰的杀人经过,是在城管要将他的三轮车推上车时,抱着最后挣扎的想法前去争取的,他曾见过卖哈密瓜的摊主这样要回自己的三轮车。
在与李志强等城管的推搡中,李不小心抓住了他那条握刀的手臂,他下意识的震臂挣扎,从而酿造了这一出惨剧。
再联系他逃跑途中,曾要朋友代为打听李志强的情况,说明他并没有预见到会出现这样的灾难性结果,所谓的“故意杀人”明显有些不大准确。
对此,北京一中院的法官特别重视。
虽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了崔英杰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却给了一个两年的缓刑期,这就意味着还有其他可能。
此案自发生后,就引起了各方高度重视,两年间不断有人发声,这种种都让事情的转机得以加大。
2009年11月12日,眼看两年的缓刑期结束,此案移交到了崔英杰户籍所在的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经过对案件种种细节的精确分析与论证,就原来的判处作一定的改变:
将死刑改为无期徒刑,终身剥夺政治权利这条不变。
就这样,崔英杰的命算是保住了,可好像一辈子也只能在监狱中度过了。
但是不曾想,事情的转机又出现了。
2012年4月1日,河北高院再度审理此案,将崔英杰剩下的无期徒刑减为18年的有期徒刑(至2030年结束),将终身剥夺政治权利减少为了只剥夺5年。
也就是说,到了2017年,崔英杰就恢复了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到了2030年刑满释放后,他就真正能够重新活在阳光之下,享有与我国普通公民同等的种种。
有个细节值得一讲,在河北高院二审时,为崔英杰辩护的律师曾这样为他申诉过(非原文,此处只摘其意):
“贩夫走卒自古有之,此业卑微贫贱收入微薄,却实实在在惠及百姓,几无半点危害社会。
当他们赖以为生的饭碗被打碎,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将心比心,庭上诸位,难道能够做到冷静与忍耐吗?
崔英杰出身贫寒,却品格高洁,在家时孝顺勤劳,参军后忠诚优秀,深得乡邻同志称赞。
这样的复员军人投身社会想靠双手活着,却遭致了这样的噩运。
大抵,会有太多认识或不认识的退伍军人,都在关注着崔英杰的案子,而他们是守卫我们这个国家与社会的钢铁防线呀!
良法施行起来,才能天下大治。
法律与执法力量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是要让这个社会更和谐。
如今,李志强已经离我们而去,难道还要再失去崔英杰吗?”
此番辩词一出,庭内几乎鸦雀无声。
所有关注此案、关注崔英杰的人,或许都被这些话给震撼到了,更有不少人当场落泪。
而在最后的改判结果中,这份辩词也可以说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结语
是的,崔英杰曾是军人。
以守护国家与人民为己任,一日是军人终身是军人,对于李志强他们这些官方执法力量,内心里是视作同志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履行着同样的使命,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
然而,再多的理解与认同都是有限度的。
谋生养家的现实压力是那么的大,好不容易找了个过得去的饭碗,却突遭种种变故。
任凭他卑微到极致却也不能挽回,心中早已没了丁点撑持,只剩下了愤怒和不甘。
而这种过度的情绪,自然会引发过度的后果。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