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中国股市还能牛多久?历次牛市梳理庖丁解牛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压着相同的韵脚。中国股市三十余年风雨历程,一次又一次的牛熊转换,留下了深刻的经验与教训。
截至2025年8月,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创下十年新高,沪深北三市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为市场创造了15.63万亿的财富增量。
若以账户数量均摊,相当于每位股民年内人均净赚约2.15万元。这场牛市自2024年9月启动以来,已呈现“政策驱动—估值修复—盈利驱动”的清晰脉络。
---
01 历次牛市回顾:时间与特征
中国股市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显著的牛市行情,每轮牛市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驱动因素和特征。
第一轮大牛市发生在1996年至2001年,期间上证指数从512点上涨至2245点,涨幅超过4倍。这轮牛市主要受到经济高速增长和国企改革的推动。
随后,2005年至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令人印象深刻。上证指数从998点一路飙升至6124点历史高点,涨幅超过6倍。这轮牛市由股权分置改革、经济高速增长(GDP增速超11%)和人民币升值共同推动。
2014年至2015年的牛市则是一场典型的杠杆牛。上证指数从2000点左右上涨至5178点,涨幅约2.5倍。场外配资(HOMS系统等) 是推动这轮牛市的主要力量,中小创市盈率超140倍,形成明显泡沫。
最近一轮牛市开始于2024年9月,至今已持续近一年时间。这轮牛市被机构预测为“慢牛长牛”,可能持续2-3年甚至更长时间。
02 本轮牛市的特别之处:政策、科技与资金三重驱动
与历史上的牛市相比,本轮牛市显示出一些独特之处,使其可能成为A股历史上首次系统性慢牛。
政策定位发生重大转变。资本市场的作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国九条”与“1+N”政策体系全面落地,注册制改革优化上市入口,退市新规加速劣质企业出清。
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AI算力、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构成 “新三驾马车” 。算力龙头胜宏科技因打入英伟达供应链,年内暴涨450%;医药股广生堂凭借创新药研发,涨幅达412%。
资金结构更加健康多元。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队”二季度增持宽基ETF近2000亿元,成为市场压舱石;险资、社保等中长期资金年内净流入超2000亿。
03 牛市见顶信号:五大关键迹象
历史数据显示,牛市顶部常是“政策转向+估值极端+情绪疯狂”的共振结果。投资者可通过以下五大信号识别市场顶部:
政策与流动性转向: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加息/提准)、监管干预(印花税/去杠杆)是直接导火索。历史上,2007年央行连续5次加息、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终导致市场见顶。
估值极端化:证券化率>100%、市盈率中位数>50倍是泡沫量化标志。2007年平均市盈率超60倍,总市值/GDP比值达140%;2015年证券化率达123%,创业板市盈率中位数58倍。
杠杆率触顶:融资余额和场外配资规模达到极端水平往往是市场见顶的前兆。2015年牛市顶部,融资余额达2.27万亿,场外配资超1万亿,实际杠杆率近20%(远超美日台历史峰值)。
产业资本疯狂减持:产业资本往往比普通投资者更了解公司价值。2015年5-6月减持规模超2500亿元,中小创公司高管套现集中(如万邦达单笔减持68亿)。
技术形态恶化与情绪极端化:量价背离+头部形态(M头/乌云盖顶)、散户开户暴增、“死亡交叉”(50日线下穿250日线)是技术性确认。2007年10月17日沪深300创5891点新高后收长上影阴线,次日跳空低开确认“乌云盖顶”。
04 散户退出策略:三步守护牛市果实
对于散户投资者而言,制定科学的退出策略是保护牛市收益的关键。以下是三种有效的退出策略:
定点出局策略:设定固定的出局时间,如每日交易结束前的30分钟(13:30分至14:00分之间),提前进行评估,确定是否继续持有个股。这种方式能够减少投资者在波动市场中所面临的心理压力,避免因市场的短期波动而产生的情绪波动。
止盈止损策略:投资者在达到预定的盈利目标时及时离场,而止损退出则是在股价走势与预期不符时采取的措施。例如,设定盈利目标为5%或10%,这样的止盈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抓住机会。止损点的设定应灵活多变,依赖于进场时的市场状况。
估值退出策略:当市场整体估值达到历史高位时,逐步减少仓位。目前沪深300的市盈率只有13-14倍,和历史较高水平相比仍有上升空间。但若市场整体市盈率超过60倍(如2007年)或证券化率超过100%,投资者应考虑大幅降低仓位。
05 当前市场位置与未来展望
多家权威机构研报和市场数据综合分析认为,A股本轮牛市预计将持续2-3年,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红利、产业升级与资金重构的共振。
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表示本轮牛市有望持续两到三年以上,从局部牛市转向全面牛市。申万宏源证券判断2025年四季度好于三季度,2026年会更好,牛市氛围至少延续至2026年中。
支撑长期慢牛的四大核心动力包括: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财政与货币宽松;产业升级与盈利修复;增量资金正循环。沪深300目标5500点,距当前点位仍有32%涨幅空间,若股息率降至牛市均值1.5%,理论涨幅可达85%。
投资者也需关注短期过热风险,如寒武纪PE超过300倍、无人机概念股交易拥挤,需警惕回调;外部扰动,中美关税谈判、地缘冲突可能引发波动;盈利不及预期。
---
2025年8月,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大关,相当于每位股民年内人均净赚约2.15万元。但与市场狂欢形成对比的是,股票公募基金和混合公募基金的份额总量并没有明显增长。
场外的投资者仍然谨慎,这种分歧暗示牛市可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格雷厄姆曾告诫:“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历史多次证明,当广场舞大妈和扫地大爷都一股脑涌进股市的时候,就是见顶的信号。
而这次,聪明的投资者正在寻找一种平衡:既不错过时代级的财富盛宴,也不成为最后接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