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赌王风云录(上):白手套、自杀、以死抵债,初代赌王隐秘史
但实际上,澳门一共有四代赌王,何鸿燊算是其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个。
因为其他赌王是靠真本事,而何鸿燊是鸠占鹊巢,靠算计得来的天下。
澳门四代赌王,基本上就是澳门博彩的发展史。
今天万小刀就聊一聊,澳门四代赌王的故事。
一、
十九世纪,澳门还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当时葡萄牙江河日下,早已经没有了瓜分世界的痴心妄想。
他们唯一想干的事儿,就是多从殖民地捞点钱,让自己日子过得舒坦一点。
于是,他们做了一个损人利己的决定,在澳门将赌博、鸦片合法化。
1881年,澳葡政府开放了第一批合法赌牌。
不过,最早的这批赌牌虽然也叫“专营权”,但跟现在的赌牌不太一样。
那时赌牌并不是只有一块,而是发行了很多张,更像现在特殊行业的营业执照。
当时有一个33岁的广东人,拿下了其中的一张。
他经过几十年的运营,后来成为了澳门第一代赌王。
这个人叫卢九。
卢九原名卢华绍,是广东新会人。
很小的时候,他来到澳门谋生,长大后跟朋友开了一家钱号,叫“宝行钱号”。
当时他主要做的生意叫“业钱银找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小额贷款。
不过那时澳门还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底层百姓水深火热,根本没有多少人借钱。
所以当澳葡政府宣布赌博合法化之后,他抓住机会,拿下其中一块赌牌,准备一边干赌档,一边给赌徒提供借贷服务。
当时能拿下赌牌的人,基本上都是各行业的大户。毕竟这种赚大钱的买卖,基本上没有普通人啥事儿。
但卢九却是一个意外。
这倒不是他踩了什么狗屎运,也不是他祖坟冒青烟,而是澳葡政府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这些殖民政府在捞钱时,通常不会自己出面,喜欢找一些代理人,也就是俗称的“买办”。
买办一般都是找平民出身的“聪明人”,不会找现成的大家族。
因为这些行当都是一本万利,找大家族未来有失控的风险。
所以澳葡政府当时选择了一穷二白的卢九。
当然除了卢九,澳门当地其他几大家族也通过自己的方式拿到了赌牌。
比如,王禄家族拿了做“闱姓”(猜谁能中科举)的赌牌、何桂家族和陈六家族拿到了“白鸽票”(鸽子踩中哪个字,哪个字就算赢)的赌牌。
卢九很聪明,他没有选择单干,而是跟另一个大家族,萧瀛洲家族合作。
双方成立了一个公司,叫“豪兴公司”。
当时赌牌是一年一签,每年都要审查资质。
有澳葡政府撑腰的卢九,顺顺利利签了14年,可其他大家族就没这么幸运了。
每一个空出来的赌牌,最后都到了卢九名下。
就这样,卢九成为了“澳门第一代赌王”。
成为赌王后,卢九选择加入葡萄牙,成为一名葡籍商人。
这个选择跟现在很多人都很像,国内赚钱国外花。
但这个外籍身份,却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称霸澳门博彩业之后,卢九想要做大做强、再创辉煌,他把目光盯上了尚在清朝统治下的两广地区。
这个决定,让卢九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二、
当时,清朝在慈禧的统治下风雨飘摇,距离她向八国联军宣战只剩3年的时间。
即便卢九在成立“宏运公司”时,拉了很多大人物合作,像李鸿章的心腹幕僚刘学询、汇丰银行买办刘渭川、大东电报局买办韦菘、以及立法局议员韦玉等等,但还是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理由很简单。
那时清朝朝令夕改的事情很常见,经常上一任官员做的决定,到了下一任就不认了。
当时卢九以每年120万的高价,从两广总督李鸿章手下买下广东省8年的博彩专营权。
他本以为只要打通李鸿章这一关,然后就可以躺在家里数钱了。
可没过多久,李鸿章被调走,接任李鸿章两广总督一职的岑春焕不认了。
他不仅不认,还放出风声要在两广地区禁赌。
卢九钱都已经花了,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他列开阵势,拿着李鸿章的亲笔书信,准备跟岑春焕硬碰硬。
与此同时,他还利用自己葡籍商人的身份,通过葡萄牙大使馆给岑春焕施压。
岑春焕是一个标准的爱国青年,吃软不吃硬。
原本他就看不惯李鸿章卖国求荣,一门心思想把侵略者赶出去,谁想到又遇见了卢九这么个愣头青。
他转过身就发布了一条禁令,两广地区外籍人士不得持有博彩专营护照,并且开始查封卢九的赌坊。
这个禁令是针对谁的,显而易见。
但很明显,岑春焕也并不是想把博彩一棒子打死。
因为当时清朝国库亏空,他的军饷迟迟没有到位。他虽然讨厌博彩,但也希望从中抽税来弥补军费不足。
可就在这个时候,卢九又开始作死了。
那时岑春焕封锁了两广的各大码头,要抓一个叫裴景福的贪官。
岑春焕之所以抓他,不仅是因为他贪,还因为两人之前有一点私人恩怨。
可没想到,卢九却利用自己的能量,暗中帮裴景福逃了出去。
这件事儿,彻底激怒了岑春焕。
他下了死命令,两广地区全面禁赌,查封所有赌坊。
这一下,卢九损失惨重。
不仅把自己的本金都赔了进去,还欠下很多高利贷。
按理说,他欠下这些高利贷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澳门还有底蕴在。
可谁都没想到,1907年,卢九竟然在卢家老宅上吊自杀。
卢九的死,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但很快外人就知道,他到底为何要自杀。
三、
卢九死后,卢家并没有一败涂地。他的大儿子卢廉若,站出来扛起了大旗。
很多债主听说卢九死了,就上门来要钱。可他们却发现,卢家竟然是一个空壳。
卢家名下没有任何值钱的财产,就连那张最值钱的赌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转移到了萧瀛洲手中。
直到这个时候,债主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卢九这是以死抵债。
就在债主们一脸懵逼的时候,卢廉若展现出了他的个人魅力。
他先是把家里仅有的财产,给几兄弟分了。然后对债主做出承诺:
只要他们跟宽限一些日子,他愿意承担父亲所有的债务,与债主们重新签订欠条。
原本卢九一死,卢家的债大概率就是坏账了。可如今,卢廉若肯重新签,债主们自然答应。
解决掉内忧外患之后,卢廉若与萧瀛洲重操旧业,继续经营卢家在澳门的赌档。为了扩大规模,卢廉若还引进了新的投资人。
这其中就有一个叫高可宁的年轻人。
这个名字要记住。
卢廉若接管生意后,办了澳门第一份“赌报”,《澳门通报》。
在报纸上,卢廉若刊登了各种赌博资讯,包括新奇玩法和赔率介绍,还有澳门周边游玩景点和住宿信息。
后来,这套宣传方式被香港学去,就是狗经(提供犬赛信息)和马经(提供马赛信息)。
卢家的赌档生意在卢廉若手里,走上了另一个高峰,他本人也被称为“澳门皇帝”。
但他却跟卢九一样,都是短命鬼。
1927年,卢廉若因病去世,才49岁。
他死了以后,卢家再也没有像样的人物。卢家其他人都忙着争家产,就像后来的何鸿燊。
没过几年,卢家的合作伙伴萧瀛洲也宣布退出江湖,不再参加下一届赌牌的竞投。
至此,澳门第一代赌王,正式落幕。
卢家退出江湖后,澳门博彩业陷入一片混战。
那块无主的赌牌,则再次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万小刀,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头条号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