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赏菊 | 3位油画大师笔下的菊花
深秋霜降,木叶纷飞,独有东篱下的菊花迎寒盛放,将九月的风骨染成一派金黄。重阳时节,登高望远,佩茱萸、饮菊酒的古俗里,藏着中国人对生命最温柔的叩问——如何在萧瑟中寻得精神的屹立?菊,便是答案。
它不争春色,却在百花凋零后绽出清寂之美。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让菊成了士人心中孤傲与淡泊的化身;而民间视菊为“延寿客”,重阳簪菊、赏菊,亦是对岁月长久的朴素祈愿。一丛寒菊,既承载着文人风骨,亦寄托着人间烟火。
今夜,且斟一盏菊酒,敬天地春秋,敬人间久安。愿我们都能在时光的荒寒里,养一缕菊的清气,活出生命的挺拔与澄明。
01
莫奈笔下的菊花
克劳德·莫奈(Oscar-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印象派画家,印象派创始人之一,出生于巴黎,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
莫奈钟情于光的变化,用细腻的笔触捕捉大自然的呼吸。他的画面仿佛在晨雾与波光中流动,给人梦境般的感受。他用一生探索色彩与时间的关系,开创了印象派的新天地。









02
梵高笔下的菊花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他创作了超过2000件作品,以《星空》和《向日葵》为代表,运用大胆笔触和鲜艳色彩表达强烈情感。
晚年饱受精神疾病折磨,1890年自杀,年仅37岁,其作品身后声名大噪,深刻影响现代艺术。




03
雷诺阿笔下的菊花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法国印象派画家。早年作为瓷器画家学徒,自学绘画并移居巴黎。
他与莫奈、塞尚等创立印象派,以《煎饼磨坊的舞会》和《红磨坊街的舞会》闻名,擅长描绘光影下的欢乐场景和人物。他笔下的人物明亮生动,仿佛被阳光轻吻。他的画作散发着生活的甜美与人情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