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地址暴露隐私隐患引争议,专家呼吁建立安全认证平台

2025-11-05 00:08:02 12阅读

这个新闻看了好几天了。

嫌犯非常恶毒,罪该万死,但有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嫌犯是按照调解书的地址找来的。

我个人对于居民身份证、调解书、判决书等文件记载公民的详细住址是很有意见的。

居民的身份证号码就具有唯一识别性,户口地址由公安机关统一掌握就行了,为啥一定要明晃晃地标注在身份证上?

我们住个酒店、办个其他手续都需要提交身份证,可这些单位有啥掌握我们地址的必要?尤其是像判决书、调解书等这种,涉及到站在对立面的两个人,大家有啥知道彼此地址的必要呢?

还有网络平台注册、线下活动报名、保险退费等,对方实际上并无法律依据和必要掌握您的精确住址。他们需要的仅仅是验证您的唯一身份,以便履行合同或明确权利义务主体。

地址信息是物理世界连接数字身份的关键节点。地址被暴露了,将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很多时候,我们的住址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就可能被用于实施精准的线下犯罪(如寄送危险物品、上门骚扰)或线上诈骗。

居民身份证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它本身就是为全国人口管理而设计的终极标识符。在绝大多数需要“验明正身”的场景下,核对姓名与身份证号码,并通过人脸识别、读取芯片等生物特征进行活体认证,其安全性和准确性远高于出示一张载有静态地址的证件。为啥还要加地址?

像我,因为身份证必须加个户口地址,而我想保护隐私,还得专门留一套房子放户口。但是,现在房价都不便宜,不是所有人都有“户口地址和真实住址不一样”的条件。

如果需要查询居民地址怎么办?“公安机关”那里不是有吗?而且,后续可以建立一个由公安系统管理的、高度安全的 “公民地址认证服务平台”。

当某个机构(如法院、银行、政务服务机构)因法定事由确需核实居民的当前住址时(例如法律文书送达、信贷风险评估),它们可以依据职责和权限或在取得公民授权后,向该平台发起一个“地址验证请求” 。

至于像调解书与判决书,文书中完全可以不记载双方详细住址,仅列明姓名、身份证号。送达由法院通过内部系统对接公安地址库完成,而且现在电子送达都很方便了。这既能保护当事人隐私,特别是在家事纠纷、邻里诉讼等容易引发后续矛盾的案件中,又能确保法律程序的严肃性。

现在很多国家的居民证件上都不标注地址信息了。我国身份证上还标明地址信息,本质上还是计划经济时代、不让人员随意流动造成的惯性。

它已经很不科学,希望废止。

不行,我要针对这个去写提案。

调解书地址信息问题_身份证地址隐私保护_身份证号码和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