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疼痛、奶量不足,还能实现纯母乳喂养吗?

2025-11-10 09:14:00 4阅读

原创 享喂咨询师 马蕾孕哺育

对于每一位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们来说,不能实现“全母乳喂养”总感觉有点遗憾。每一位来我们平台咨询的妈妈也都是抱着“纯母乳喂养”的目标来的,很多来咨询的妈妈第一句话就会问:“老师,我这情况大概多久能实现纯母乳喂养呢?”

坦白讲,每一对母子的具体情况都不相同,想要实现“全母乳喂养”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也是不一样的,每个妈妈的执行力也是不同的。

所以,你问我具体需要多久能实现“纯母乳喂养”,我真答不上来。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追妈妈只要信念坚定,有老师的专业引导,脚踏实地地去按计划落实,假以时日,都会有所收获的!

纯母乳喂养困难_母乳喂养疼痛_妈妈给宝宝喂奶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前段时间的咨询案例,希望能给有相同问题的妈妈们有所帮助。

妈妈的基本情况如下:

目前妈妈和宝宝都在月子中心,宝宝25天,宝宝出生后用了一段时间乳盾,经过很长时间的调整,目前宝宝已经勉强可以吃上乳房了,但每次给宝宝喂奶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哺乳疼痛,导致妈妈在内心其实是有些惧怕给宝宝亲喂的,这也就导致了妈妈亲喂频率不高,奶量不足,每天需要2-3次奶粉,奶粉添加量每天约200-300ml。

我第一时间给咨询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告诉我:“虽然在月子中心,宝宝的事情我几乎不用管的,唯一要做的就是给宝宝喂奶,但就这一件事我都做不好,我感觉自己特别受挫。奶量一直就不太好,月子中心每天都安排催奶汤,婆婆也经常搞点下奶的偏方,我都照做了,但奶量就是上不来,我好几次都想放弃母乳喂养了。但我又有点不甘心,别人都能母乳喂养,为啥我就不行?”

也正是这样的“不甘”,妈妈才在看了马老师的直播后,下单了我的一周线上陪伴,我们的缘分也就这样开始了~

电话聊过后,我对宝宝喂养的基本情况和妈妈的情绪状态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接下来就需要收集更加详细的资料,然后进行专业评估了。考虑到妈妈当时的情绪不是很好,当天我并没有着急跟妈妈视频连线,而是让妈妈给我录制几段完整的哺乳视频和瓶喂视频。

一开始听妈妈主诉的时候,我感觉“奶量不足”是这位妈妈的最大问题,毕竟尚未满月的宝宝,每天的奶粉量多达200ml+,但在仔细观察过妈妈几次亲喂的完整视频后,我发现这位妈妈的乳房条件其实很不错,宝宝吸一会儿就会出现奶阵。也就是说,这位妈妈只要能做到正确的哺乳,实现“纯母乳喂养”是完全没问题的!

既然妈妈的乳房条件是ok的,那她“纯母乳喂养”路上的拦路虎到底是什么呢?在仔细分析之后,我发现真正阻止妈妈“纯母乳喂养”的,其实是“哺乳疼痛”,“奶量不足”只是“哺乳疼痛”催生的另一个问题,因此,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解决妈妈的“哺乳疼痛”!

为什么她会哺乳疼痛?

作为新手妈妈经常会被所谓的“过来人”忽悠:“喂奶就是疼的,喂奶疼是很正常的……”

我们说,在宝宝出生的最初阶段,确实会有一些妈妈因为皮肤薄,对疼痛比较敏感,还不熟悉宝宝吃奶的状态,喂奶时会有种不适感,但痛感并不会很明显。而且,这种不适感只会在宝宝含上乳房的最初十几秒内存在,一旦宝宝吃上奶了,妈妈适应了就会消失的。

像这位妈妈宝宝已经快满月了,整个喂奶过程都持续性疼痛,这明显是非常不正常的。经过仔细观察妈妈的哺乳视频,我发现:尽管宝宝已经快要满月了,但妈妈和宝宝的哺乳默契还没没建立好,妈妈的哺乳姿势也不对,宝宝衔乳比较浅,这就是妈妈哺乳疼痛的根源。

不正确的哺乳姿势不仅导致妈妈哺乳疼,还造成了宝宝吃奶的有效性不高,同时因为哺乳疼痛,造成了妈妈内心其实很怕喂奶,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妈妈会本能的想往后躲,这又让哺乳姿势更加扭曲。如此反复的恶性循环让妈妈的哺乳体验感差到了极点。所以,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妈妈调整哺乳姿势。

怎么缓解她的哺乳疼痛?

妈妈平时都习惯坐着喂奶,我告诉妈妈在下次喂奶前,先要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坐姿,让自己的脖子、背部、腰部、胳膊都要有得力的支撑,这样妈妈才能处于放松的状态,才能更好地给宝宝喂奶。妈妈无奈地问:“什么样才叫舒服啊?”我回答说:“如果一个姿势,你可以坐着1个小时也不觉得累,那它就是'舒服’的姿势。”

其次,我告诉妈妈喂奶的时候不要往后躲,整个哺乳过程都要和宝宝保持胸腹贴近,一定要保证妈妈和宝宝的腹部与腹部正面贴紧,不能有角度,也不要留空隙。在保证了妈妈和宝宝这样近距离身体接触,让乳头保持和宝宝的鼻子/人中位置平衡,不要让乳头直接对准宝宝的嘴巴。

然后,就是要确保宝宝深衔乳。想要深衔乳就一定要在宝宝张大嘴的时候,抓准时机,迅速搂紧宝宝,并让宝宝主动来含上乳房,而不是用我们的乳房去找宝宝的口腔。

为什么不让妈妈的乳房去就宝宝嘴呢?因为这会让妈妈的哺乳姿势变形,当妈妈需要给宝宝送来奶的时候,身体会本能的弓腰、塌背、低头、收腿,时间长了,喂奶就会很累。

最后,我也跟妈妈说,月子中心妈妈虽然不用太费心照顾宝宝的,但还是建议妈妈不休息的时候多和宝宝拥抱、安抚和互动,多给宝宝创造吃奶的机会,亲密的母婴链接是我们养育的根本,宝宝有足够的安全感,妈妈充满自信,母乳喂养就会自然而顺利!

同时,我也叮嘱妈妈,如果平时用吸奶器,一定要选好喇叭口的尺寸,使用时要保证乳头居中,否则也容易加重乳头疼痛。

妈妈每一次喂奶前,我都会跟她强调一下正确的哺乳姿势,喂奶后会问问她调整哺乳姿势后的喂奶感受,叮嘱妈妈做好乳头护理。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妈妈基本已经能get了正确的哺乳姿势,大部分情况下都做到深衔乳,哺乳疼痛明显缓解,妈妈也不害怕喂奶了,和宝宝也越来越默契了。在一周陪伴结束时,妈妈已经实现了无痛亲喂了!

奶量不足的应对

前面也说了,这位妈妈除了“哺乳疼痛”,还有个问题是“奶量不足”,在咨询之前,妈妈一直都是用吸奶器追奶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妈妈刚吸完奶,宝宝就要吃,妈妈担心宝宝吃不饱就会继续瓶喂;瓶喂多宝宝又很长时间不用吃奶,妈妈只好继续吸奶……

这样的追奶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妈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很容易在不自觉间减少亲喂次数,而我们说,最好的追奶方式是让宝宝多吸吮。

所以,我和妈妈一致决定:通过增加亲喂频率、减少瓶喂来追奶,每天不设限的给宝宝喂奶,至少要亲喂8-12次,晚上尽量亲喂,让妈妈晚上尽量休息好。与此同时,每天坚持记录宝宝每天的尿量,掌握宝宝的摄入情况。

同时,我要求妈妈放松心情,不要总盯着宝宝的奶量、尿量,用心去拥抱宝宝,去了解宝宝的需求,去享受和宝宝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们惊喜的发现,当妈妈慢慢放松下来的时候,给宝宝喂奶就变得顺畅多了。

经过一个星期的频繁喂奶,妈妈和宝宝的默契越来越好,宝宝每天需要添加的奶粉量也已经减到50ml了。陪伴的最后一天,妈妈真诚地跟我说:“老师,遇见你,我真的太幸运了!我现一点都不担心我奶不够了,因为我能频繁地感受到乳房充盈了,剩下的50ml奶量缺口,我相信我很快就能补上!”

最后,我想跟所有想要母乳喂养的妈妈说:刚开始,母乳喂养可能会比喂奶粉辛苦点、难一点,但一旦克服了,我们就会收获一段快乐而轻松的亲子时光!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