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网安周出“平民防护手册”!学会躲九成坑,第四个90%人犯懒

2025-09-30 23:07:01 4阅读

最近刷新闻,看到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正在全国推进,官方特意给咱们普通老百姓整理了一份“日常上网安全锦囊”。说实话,一开始我以为又是些“官方套话”,仔细一看才发现全是接地气的实在招——毕竟现在谁每天不抱着手机刷社交、用电脑办公?但网络里的诈骗、信息泄露陷阱,早就从“明目张胆”变成了“暗戳戳下套”,今天我用大白话把这8个技巧拆解开,每个都附上周遭人的真实例子,记下来保准能帮你少踩很多坑。

第一个必须先说防网络诈骗,这是咱们最容易中招的。前阵子我表姐就差点栽了:她收到一条“淘宝客服”的短信,说她买的衣服“质检不合格,要双倍退款”,还发了个链接让填银行卡信息。表姐刚要点,想起我之前跟她说的“转账前必核实”,赶紧去淘宝APP里找官方客服问,才发现是骗子伪造的短信。这里给大家划3个重点:一是只要涉及“退款”“转账”“填银行卡”,不管对方头像、短信多像真的,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比如淘宝找官方客服、微信找好友发语音确认);二是手机、电脑一定要装正规安全软件,别嫌占内存,关键时刻能拦截诈骗链接;三是微信、支付宝的“设备锁”“账号保护”必须打开,万一手机丢了,别人也没法轻易登你的号。

日常上网安全锦囊_淘宝网站网络安全体系_防网络诈骗技巧

第二个要注意公共Wi-Fi,别为了省流量吃大亏。我同事小王去年在商场等朋友,连了个叫“商场免费Wi-Fi”的网络,刚打开手机银行查余额,就收到短信说“银行卡支出500元”。后来报警才知道,那个Wi-Fi是黑客搭建的“钓鱼网络”,他一登录,银行卡信息就被截走了。正确做法其实很简单:去餐厅、商场、地铁站想连Wi-Fi,先找工作人员问清官方名称,比如“XX餐厅-顾客专用”,别乱连那种名字模糊、还不用输密码的;另外,付款、查银行卡、登支付宝的时候,宁愿用自己的5G流量,也别图方便用公共Wi-Fi——流量花不了几块钱,丢了钱可就亏大了。

防网络诈骗技巧_日常上网安全锦囊_淘宝网站网络安全体系

第三个是密码安全,这事儿说过无数次,但还是有人不当回事。我爸之前把所有账号密码都设成“自己生日+123”,结果去年某视频平台账号被盗,骗子还用他的号给朋友发诈骗链接。这里教大家两个实用方法:一是密码必须满足“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符号”,比如“Li123!xy45”,别再用“123456”“000000”这种“送分密码”了,黑客破解只要几秒钟;二是不同平台密码别重复,比如微信和银行卡密码一定要不一样,不然一个账号被盗,其他账号全得“连坐”。怕记不住的话,用手机自带的“密码保险箱”,既安全又不用费脑子记。

日常上网安全锦囊_淘宝网站网络安全体系_防网络诈骗技巧

第四个必须重点吐槽,就是电脑随手锁屏!我自己就犯过这错:上周在公司茶水间泡咖啡,就离开1分钟,没锁屏,回来发现同事用我电脑给客户发了个“猫咪踩键盘”的表情包,虽然没造成损失,但要是客户当时正好在线,多影响工作啊!后来问了IT同事才知道,锁屏超简单:Windows系统按“Win+L”,Mac系统按“Control+Command+Q”,一秒就能锁上,比你关个网页还快。不管你是在公司、图书馆,还是在家追剧时离开电脑,哪怕就去趟厕所、拿瓶水,一定要锁屏——你永远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趁你不在动你电脑,万一里面有工作文件、个人信息,后果不堪设想。

剩下四个技巧虽然是“细节活”,但同样重要。一是防钓鱼邮件,现在骗子会伪装成“领导”“HR”发邮件,里面附个“会议纪要”“工资表”的链接,你一点进去,账号密码就没了。所以收到陌生邮件别乱点链接,哪怕发件人显示是熟人,先在微信上确认一句“你给我发邮件了吗”,稳赚不亏;二是设备防护,电脑要开防火墙,手机、电脑提示“系统更新”别拖着——更新不是“添麻烦”,是修复漏洞,比如之前有个系统漏洞,黑客能直接远程控制手机,及时更新就能避开;另外,软件别从网页上乱下,去手机应用商店、电脑官网下正规版本,免得装个“盗版软件”,顺便把病毒也装进去了。

三是护数据安全,很多人习惯把身份证照片、银行卡号、工作合同存在微信收藏、QQ相册里,这其实特别危险——一旦账号被盗,这些信息全成了“公开资料”。正确的做法是:重要文件存在加密U盘里,或者用官方云盘的“加密文件夹”功能,设个复杂密码;另外,别在社交平台发带个人信息的内容,比如机票、快递单,发之前一定要打码,不然有心人会顺着这些信息“扒”你的住址、手机号。

最后一个是毁快递信息,收完快递别直接把盒子扔垃圾桶——上面的名字、电话、地址全是“精准信息”,被人捡去可能会卖号、发垃圾短信,甚至上门骚扰。我现在收完快递,会用马克笔把信息涂掉,或者把快递单撕下来碎掉,花不了1分钟,却能少很多麻烦。

其实这些上网安全技巧,没有一个是“高科技”,全是日常能做到的小事。难的不是“学会”,而是“坚持”——很多人觉得“我没那么倒霉,不会中招”,可真等出了事,再后悔就晚了。建议大家把这8个技巧存到手机备忘录里,或者截个图贴在电脑旁边,时不时看一眼;也可以跟家人、朋友分享一下,尤其是爸妈辈的长辈,他们对网络诈骗的防备心没那么强,多提醒一句,就是多一份保护。

咱们上网是为了方便、开心,不是为了给骗子“送福利”。把这些“防护招”记牢、用熟,才能安安心心刷手机、用电脑,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而不是被网络陷阱搞得闹心又破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