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开头这么写,抓住考官眼球!

2025-11-05 09:09:30 5阅读

评论式是指如果命题方式是在题干中给出一个观点让我们进行评价,或者文章给出的划线句子本身有误,这种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在文章的首段点出对它的看法。

例题:(2016年山东C类)请结合对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思考,从分析“保持简单,比复杂还难”这一观点出发,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本题题干部分表达非常清晰,就是让我们从分析“保持简单,比复杂还难”这一观点出发写一篇议论文。那么在开头部分我们就必有必要表达出对这一观点的看法,即给出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

答题示例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那就是“快”。在快字背后,则是看似无休止的工作、没完没了的应酬、停不下来的购物……很多人都想从这“烦琐”的生活中抽身,过上简单但却更有意义的生活,却是求之而不得。就连已故的苹果掌门人乔布斯也曾说:“保持简单,比复杂还难。”对此,我深感赞同,但是,我仍然认为,每个人都应当让自己生活得更加“简单”。

3、总结式

总结式开头指的是在文章首段中将文章写作的主要观念进行罗列,让文章开头更加丰富。当命题人通过给文章命题的形式或者在题干中,把文章的主要观点比较明确地提供给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这样的开头向阅卷人释放一个信号,即我们找到了文章的观点。

例题:(2016年国考地市级)“给定资料4”中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请你从对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

题干表述意思明确,围绕“好政策”这一主题,从“满足公民意愿”,“滋养公民理性和德行修养”三个观点展开。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头表述清楚。

答题示例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是“社会好”的标杆和准绳,是“生活好”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那什么才是好政策呢?可以从三个方面评估:第一,是否满足公民意愿,反应群众诉求,回应民生关切,维护公共利益,让百姓生活更美好;第二,是否增进公民理性,促进社会公平,带来和谐社会生活;第三,是否提升公民德行,维护社会公德,醇化社会风气,有效的惩恶扬善。

二、如何让开头出彩?

要让文章开头更出彩,就要在主题引出和观点表达上下功夫,学会主题引出多样化、观点表达灵活化。

1、主题引出多样化

1.1 背景引出主题

通过背景引出主题作为文章开头,可以运用自身日常积累,也可以从材料中挖掘,依据材料时会更加贴切。

(1)位置——主题体现在首尾两则材料。材料有很多字,找材料时需要学会筛选,背景是宏观情况介绍,建议背景从首尾则材料中找,首尾处一般有贴合题目的背景。

(2)内容——侧重于政府、社会、企业、群众的相关内容。例如当前政府做的事情,当前社会的形势,企业的形势,当前群众、老百姓是怎样的等,故只需从首尾处找大范围描述整体形势的内容,筛选出来当作背景使用。

(3)表达——不建议用“随着”,可以用“当前、近年来、近日、今天、眼下、时下、现在、日下、当下”等;或者涉及大环境/政府时可以用:“在……精神的感召下/政策支持下(涉及政府)、在……的潮流下、在……的推动下(涉及企业、大趋势)”。

1.2 名言引出主题

可以采用名人名言引出主题作为文章开头,如文学家、史学家、企业家、领导人等的讲话。运用时同样可以从材料外和材料内两种方式得出。

材料外的名人名言需要平时多积累,在看到名人名言时,需要标注出能说明的话题(可以从社会、经济角度进行整理),而不是毫无目的地记。比如平时看到高尔基的话“读的书越高、越清晰的认识世界,越明了生活的意义,就越觉得生活的重要”,那么以后看到与读书相关的话题时可以用上;比如西塞罗说“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以后看到与法律有关的话题、观点时可以用上;再比如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实是甜的”,以后看到教育的话题时可以用上这句话。如果没有积累、记不住或想不起来,运用材料内的名言也可以。

材料内的名人名言,一般来说,放在首尾处的更有代表性。所以,首尾则材料往往有典型的例子。但有时看到的名人名言比较多,需要筛选,在使用时为了更加符合实际要求,建议找短小精炼的表达,选择简练的名言,有明确身份(创始人、发明人)或人名的语言。此外,在文段的表达上,可在一开始先亮明名言,便于引出主题:“于是……便应运而生;……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前面我们已经用首则材料外举例,运用上述方法(①看材料是否有名人名言、短小精炼的表述,②看是否有明确的身份和姓名) ,可以找到用于引出主题的名人名言表述有:“英语流利说”的创始人王先生表示“初创是令人迷恋的新事物”。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尾则材料。

1.3 事例引出主题

如果不想采用像背景那样俗套、像名言那么难的方法,想很自然地引出主题,可以采用事例引出主题。事例引出主题需要储备事例,跟之前两种的储备途径相同:材料外、材料内。

积累材料外事例时,需要思考事例所反映的道理。可以将例子进行分析后分领域积累,如共享单车乱停放是社会道德问题,共享单车的出现则是创新的经济模式等。

材料内的事例就非常多,不只是在首尾段出现,全文都有事例。材料中的事例,在频繁出现主题词的事例中摘抄,建议选择内容比较长的事例,但是不要照抄原文,按照主体、经过、结果的方式筛选。在表达上要注意加上主题词: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正是……的典型案例;这也让……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样,事例和主题词就串起来了。

2、观点表达灵活化

同样是文章好开头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通常其表达比较客观,比如“促进文化发展”等。如果观点的表达不吸引眼球,看起来便索然无味。因此,要让开头更加出彩,除了简单罗列观点,在表达的时候也有方法,如在形式上可以善用小短句、关联语、设问句式等来灵活化的表达方式,让主题更突出,增强开头的气势。

1.1 善用小短句

小短句,或称四言八句。句式工整,即前面的动词和后面的名词组成了句式相同的语言,这即为小短句。其表现形式有:

(1)动词+名词:满足群众意愿、回应群众诉求、迎合群众期待;耍官腔、拿官调、施官威;干大事、干实事、干真事、干好事、干百姓乐意的事、干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

(2)名词+形容词:机会、梦想、平台;新思路,新模式,新视野,新业态 ……

1.2 善用关联语

引出主题之后,在亮明观点的时候用可以善用关联语,让句子变得更有气势。其中,最直观、最有效、最有冲击力的当属排比,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种。常用的关联语有:

是……是……还是……;是……是……更是……

有……还有……更有……;必须……必须……必须……

关乎……关乎……关乎……;需要……需要……需要……

不仅要……还要……更要……;能看到……还能看到……更能看到……

影响了……影响了……影响了……;危及了……危及了……危及了……

勿……勿…… (不要……不要……);是否能……是否能……

不是……而是……;不是……而是…… ;要……不要……;要……不要……

1.3 善用设问句

文章开头观点的表达还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事例和观点不变,表达的语气不同,表现出的气势也就不同了,起到增强语气的效果。如“众筹,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这样的模式不值得我们欣赏吗?”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究竟/到底/归根结底……?

难道……?试问……?

还有……能像……这样……?

总结一下,开头是申论文章的重要部分,写作时要开门见山,亮出自己的观点。

开头需要有观点、需要为下文做好铺垫、需要凸显文采。

为亮明主题观点,经常采用的有阐述式、评论式和总结式三种方式,写出好开头。

为凸显文采,通过背景、名言和事例引出等多样化方式引出主题,与此同时,善用小短句、关联语和设问句等灵活化方法来表达观点,让申论文章开头更加“出彩”。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活动推荐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山东事业单位公告预约

2021事业单位课程

事业单位|2021山东事业单位笔试系列课程教师招聘|2021山东教师招聘笔试系列课程医疗卫生|2021山东医疗卫生笔试系列课程军队文职|2021山东军队文职系列课程多考系列|2022年国省事三考班辅导课程公务员|2022年公务员基地营系列课程

山东华图微信客服

贴心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htxc03

验证信息:考公

精品内容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