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钳形运动,直接用地做零线不是更省钱?
时间钳形运动,直接用地做零线不是更省钱?
零线并非不带电,只是在三条相线电流平衡时候,流过零线的电流矢量和为零而已。实际上工厂的里边很多场合用电,往往只用了三条相线,比如一些三相异步电机,并没有另外接零线,而是直接外壳接地,的确是用大地来替代零线了,但是民用电是不允许这样使用的,主要是太危险了,请关注:机电猫
零线地线本一家在电厂那边,发电机是三相的,输出三组相差120度的交流电压,发电机是星形接法,所以会有中性点,理论上如果这三相电压和负载绝对平衡,三条相线完全可以轮流成为工作回来,让负载进行正常用电工作。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一致的东西,所以三条相线之间肯定会有电流不平衡,引起把中性点利用起来,从中点引出来的线是中性线,把这条中性线引到负载那边去,让不平衡的电流通过这条中性线流回来,避免三相不平衡烧掉发电系统,供电装置和用电负载已经用电线路。
这条中性线,一般要发电厂那边接入大地中,主要是考虑到发电机和变压器之类的,都是固定在大地上的,如果不接地,万一一条相线碰地了,而漏电流不大,发电设备依然正常运行,这样人是站在大地上的,如果有人触摸到发电或者用电设备,将会形成回路电到人了。接地了以后,在变压器变电过程中,也可以避免相电压超过某个范围值从而烧掉设备。另外还可以避免雷击和静电问题引起的设备绝缘击穿,适当时候自动释放电荷到大地里边去。
中性线在发电厂这边接地后,还从中性线本身单独引出了一条N线和一条PE线,这条N线就是我们常说的零线,用来引导不平衡的相电流作用,所以零线是参加工作的,零线是不能再次接入大地的。而PE线纯粹是为了考虑安全保护作用的,地线PE可以反复在一些地方接入大地里边去,这样让它看起来更加牢靠一点。这种接法,就是TN-S供电系统,也是给我们民用供电的三相五线制,三条相线,一条零线N和一条地线PE。
为什么要把零线和地线分开来给居民供电呢,主要是可以安装漏电保护之类的装置,而漏电保护可以用来保护用电人的生命安全和设备安全。漏电保护装置是利用零线和火(相)线电流矢量和为零来判断是否有人触电或者设备漏电的,也就是火线流入的电流要等于零线流出的电流才是正常的用电状态。比如有人碰到火线了,火线会从人体流过一部分电流,进入大地,然后回到了发电厂的中性点形成回路,这样火线和零线的电流矢量和不再为零,所以漏电保护会跳闸,从而保护了人的生命安全。如果把零线也接地了,或者使用大地来做零线,漏电保护装置将无法正常工作,也就无法保护到人身安全了。所以TN-S(或者TN-C-S)是不能把零线接地的,否则三相五线制将无法正常供电,也失去了安全设计的意义。
还有一种供电系统,就TN-C系统,三相四线制,零线和地线是一条线,这种一般使用在工厂用电场合,这样零线和地线合并了,成本的确是下降了不少。如上边所说的,工厂很多三相用电负载,往往都不拉零线到负载这边,而只是让负载接大地,这样是可以省了不少钱。但是工厂里边用电的,往往都是经过培训后的电工,比如作业时候他们都要穿电工鞋,往往都是两个人以上的人一起作业,碰上危险也可以互相照应。
实际上工厂使用三相四线制,不仅仅是出于省线省钱的考虑,而是考虑到很多用电负载谐波非常高,漏电流非常大,根本没有办法安装民用那种漏电保护装置,比如变频器使用了漏电保护,会整天跳闸,无法正常工作。
使用大地直接全程替代零线地线不可取一般中性线或者PE线接入大地,都是通过一些金属棒之类的东西,打入到大地里边一定距离,在附近埋藏一些盐类来促进导电性能,往往要求接地电阻要小于4欧姆,看起来也是比较小的,实际上是比较大的,比如如果漏电流达到了10安,就有40伏的压降了,已经高于人体的安全电压了,而且接地实施起来不太好操作。
大地虽然是良性导体,但是不同地方差异比较大,比如潮湿的地方电阻肯定非常小,而干燥的地方会比较大,含盐多的地区肯定比少盐的地区容易导电。差异太大,这样制作标准就非常困难了,稍微控制不好,就会出大的安全事故,如果利用大地来做工作零线,这样在实际中几乎是无法执行下去的。
上边已经分析到了,在TN-S系统里边,零线是禁止再次接地的。而TN-C系统,理论上虽然可以使用大地来替代零线,除了上边说到的安全和不好执行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省掉了这条零线,不见得就省钱。比如一个工厂里边,你要在厂区内埋很多条地钉,越多接触大地越好,接地电阻越小才可以保证安全,然后通过粗导线给各个车间设备来分布使用,因为担心接触不良,需要很多个焊接点,这样实施起来,每个地方都这么麻烦,恐怕花的钱比省下的这条零线还要多。
电动车电池容量测试?
可以用容量检测仪来测量电动车电池的容量。 什麼规格的电池按照什麼样的放电电流进行放电,到截止电压为止。
根据显示的时间判断电池的好坏,用万用表和钳形表是无法检测容量的。
万用表的有红黑2根线,量电压时黑线插入COM孔,红线插入VΩ孔。因为电池是12伏一个,4个串联起来就是48伏。
量一个就将档位转到量程20V的就可以了。根据显示器的的提示就知道电压是多少了。
钳形表自动和手动优缺点?
优点:自动的就是方便,其它电流表要串入线路,而钳形表不用。
其实也没有太多的优点,只好再找几条:
可对正在运行中的设备进行检测;
钳形表测量范围宽,从几A,可到几百A,(有的超过1000A);
可以检测两相电流的向量和;
还可以检测三相电流的向量和是否为零(是否有零序电流);
表本身不需要供电(电池),但数字钳形表除外。
缺点:手动钳形万用表也能测电流,但得将表接入电路中去,属于“有损”检测范畴,而且串接过程也比较麻烦,很浪费时间;骨灰级的维修师傅会做两只专用表笔,但也只是减轻接入的复杂程度,还是不方便。
电流显示表调试方法?
电流显示表的调试方法:
电流显示器怎么调
1、先设置一下它的量程吧,根据实际电流的大小,我们要调到最高档。 为了防止测量时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流表。
2.不用串电阻,直接串入回路既可,但是一定要估计出测量电流最大值,通常用表的测量范围都不大,最大的20A左右,还不能长时间测量,测量电流大了可用钳形电流表。 直接接电源即可。
220v潜水泵运行几分钟就跳闸?
您好,我是电工基础课,很高兴能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我的回答:潜水泵电机过载。
原因分析:
根据题主提供的信息来看,220V的电压正常,潜水泵运行几分钟就跳闸,有几分钟的间隔说明不是短路,如果短路的话,水泵送电空开马上就会动作跳闸。而是由于负载过大导致的运行电流超过空开的额定电流而动作跳闸。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机械原因:水泵管路堵塞或管路变径过细;管线过长扬程不足;吸水叶轮有异物卡阻;轴承缺油或损坏。
2、电气原因:电缆接线端子螺丝松动;电缆线径过细或封闭不好透水漏电;空开选择过小。
排除故障:
1、将水泵从管路脱离开,放到没有水的地方,通电测试几分钟,在跳闸之前先手动断电,用手触摸一下电缆和水泵泵体的温度,温度过高则说明故障没有排除。反之则是管路堵塞,如果是新安装的水泵,可能是管径改变过细或扬程不足所致。
2、用低压摇表带电缆测试水泵电机绝缘情况,低于0.5兆欧,说明线路或电机绝缘不够。再将电缆拆除,单独测试电机绝缘情况,高于或等于0.5兆欧,说明是负荷电缆漏电,反之则是水泵密封不严出现电机内部渗水。
3、摘下水泵网筛,用钳子或其它工具转动一下水泵轴,如能轻松转动,说明轴承没事,转动费力说明泵体锈蚀严重、有异物卡阻或轴承损坏。
经验分享:
按照我的经验,电气方面的原因不多,我所经历的大多都是水泵管路堵塞或泵体内部吸入的杂物过多,导致水泵堵转运行困难。
好的,就回答到这里,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