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费率市场化,87家机构126个责任人因车险被罚?
车险费率市场化,87家机构126个责任人因车险被罚?
87家机构、126个责任人因车险被罚 车险调整阵痛期如何走出差异化?

手机中国网
10-29 11:32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关注
87家机构、126个责任人因车险被罚 车险调整阵痛期如何走出差异化?
今年以来,车险始终是监管关注重点,监管部门文件频出、罚单频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车险综合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业务及管理费快速增长势头得到遏制。不过,当前各家公司仍不同程度存在费用延迟入账的情况,此外还出现了一些通过理赔虚列费用、套取费用的苗头。对此,监管部门将保持监管力度不放松、对突出机构采取严厉监管措施。
近日,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将机动车辆保险产品由审批改为备案,原属于备案类的产品仍采用备案管理亦引起市场关注。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这是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信号,但具体影响还要视实际情况判断。
费用延迟入账情况仍存在
监管部门正重拳出击整治车险市场乱象。今年2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近期车险市场监管有关情况的函》;7月,下发《关于加大车险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力度有关事项的函》;9月,下发《关于2019年前3季度车险市场监管有关情况的函》。
今年以来,18家银保监局(含下辖银保分局)累计对87家机构进行行政处罚,对机构罚款合计1735.5万元;对126个责任人进行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对责任人罚款合计526.5万元。
其中,处罚机构5个以上的地区有:黑龙江(处罚机构18个,对机构罚款合计461.5万元;处罚责任人24个,对责任人罚款合计145.5万元);重庆(处罚机构10个,对机构罚款合计348万元;处罚责任人15个,对责任人罚款合计131万元)。
今年前三季度,28家银保监局(含下辖银保分局)累计对111个机构采取停止使用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的监管措施,其中省级机构2个、计划单列市机构4个、地级市机构98个、县级机构7个,共涉及28个法人机构。
其中,采取停止使用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监管措施超过5个以上机构的地区有:山东(16个)、内蒙古(12个)、河北(10个)、贵州(7个)、黑龙江(6个)、云南(6个)、重庆(6个)。值得一提的是,7月以来,监管力度持续加大,7-9月分别对10个、15个、31个机构采取这一措施,数量逐月
皮卡车2021年商业保险新政策?
、以 保护消费者权益 为主要目标,具体包括:市场化条款费率形成机制建立、保障责任优化、产品服务丰富、附加费用合理、市场体系健全、市场竞争有序、经营效益提升、车险高质量发展等。短期内将 降价、增保、提质 作为阶段性目标;
2、提升保障水平,具体包括:提高交强险责任限额,优化交强险道路交通事故费率浮动系数;
3、拓展和优化车险保障服务,具体包括:拓展商车险保障责任范围、删减实践中容易引发理赔争议的免责条款、提升商业车险责任限额、支持丰富商车险产品;
4、健全商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具体包括: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机制、合理下调附加费用率、逐步放开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优化无赔款优待系数、科学设定手续费比例上限。
5、改革车险产品准入和管理方式,具体包括:发布新的统一的交强险产品、发布新的商车险示范产品、商车险示范产品的准入方式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支持中小财险公司优先开发差异化的创新产品;
6、推进配套基础建设改革,具体包括:全面推行车险实名缴费制度、积极推广电子保单制度、加强新技术研究应用;
7、全面加强和改进车险监管,具体包括:完善费率回溯和产品纠偏机制、提高准备金监管有效性、强化偿付能力监管刚性约束、强化中介监管、防范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
8、明确重点任务职责分工,具体包括:监管部门要发挥统筹推进作用、财险公司要履行市场主体职责、相关单位要做好配套技术支持;
9、强化保障落实,具体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跟进督促、做好宣传引导
机动车损失保险保额是一样的为啥保费不一样?
因为现在费率市场化了,各家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保险费率。所以不同公司在核算保费的时候考量的因素相同,但是权重不同,自然费率也不同。有些公司认为同一辆车,不同年龄的投保人,费率都不一样,25岁以下的人理赔率高,所以费率也高。
保险经纪市场前景如何?
保险中介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
保险中介是指介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销售、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从中依法获取佣金或手续费的单位或个人。保险中介是我国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的主要渠道,随着我国保费收入持续增长,我国保险中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保险中介可以良好的解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保险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帮助客户选择最适合的保险产品,方便投保人投保,同时还可以降低保险公司与客户的沟通压力,使保险公司将精力集中到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开发、市场调研等方面,减少保险公司经营成本。保险中介在推动保险行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持续增长,我国保险中介保费收入不断上升,2015-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保险中介是我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2015年,我国保险中介保费收入在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为81%,且保持继续上升态势,到2019年,保险中介保费收入占比已经达到87%以上,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我国保险市场蓬勃发展,吸引阿里、腾讯、网易、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保险中介成为互联网巨头关注的重点领域。2018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的通知》,允许外资运营保险代理和公估业务。随着互联网巨头以及外资企业的进入,我国保险中介行业多元化发展成为趋势,但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中,机构数量众多,较多机构规模较小,专业化不足,影响力较低,除少数头部机构外,行业整体实力较弱。在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有实力的保险中介机构需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优化服务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以此来扩大市场份额,无法进行转型升级、竞争模式较为低级的机构将逐步被淘汰。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保险中介既可以帮助客户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也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经营压力,在我国保险市场中地位重要,一直以来其保费收入占比较高。随着互联网巨头以及外资企业的进入,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未来,专业能力强、服务优、品牌知名度高的保险中介机构更具发展潜力,规模较小、无法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的机构将面临淘汰风险。
保险综合改革的意义?
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是实施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车险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表明,我国车险市场的市场体系、市场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还不完善。要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完善车险条款费率形成的市场化、风险化机制,推进车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是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车险市场的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竞争失序、数据失真等问题相互交织、由来已久,单个或局部的改革措施难以奏效,只有通过综合性的改革,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有效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
综合上述因素,考虑到当前改革的条件比较成熟,时机比较合适,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次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
如何把握车险综合改革的目标?从国内外形势看,多目标的追求和目标之间的冲突往往是车险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反复出现的原因。基于我国车险市场体制、竞争格局和价格弹性的特点,车险改革很难让所有参与者都从中受益。基于此,按照“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主要目标的原则,本次车险综合改革紧紧围绕主要矛盾方面,科学把握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