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资料,甲状腺恶性肿瘤癌和甲状腺乳头癌有什么区别?

2023-07-10 20:30:04 69阅读

吉米资料,甲状腺恶性肿瘤癌和甲状腺乳头癌有什么区别?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包含在甲状腺恶性肿瘤里面的。

下文详细介绍了甲状腺恶性肿瘤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

吉米资料,甲状腺恶性肿瘤癌和甲状腺乳头癌有什么区别?

画说:甲状腺癌家族三大“黑恶势力”帮派

高曝光度的网红族——甲状腺癌家族

在甲状腺癌大家族中,常见的有三大帮派,他们分别是

1. DTC帮——甲状腺分化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英文缩写DTC)。

A. 根据帮派成员(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又分为两个门派:

1) 甲状腺高分化癌(Well-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英文缩写W-DTC)

2) 甲状腺低分化癌(Poorly-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英文缩写P-DTC)。

B. 根据帮派成员(癌细胞)的结构类型,又将W-DTC门派分为两个派系:

1)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英文缩写PTC),以乳头状结构为特征,呈指状突起。

2) 甲状腺滤泡癌(Thyroid Follicular Carcinoma,英文缩写FTC),以滤泡状结构为特征。

2. MTC帮——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英文缩写MTC)。

3. ATC帮——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英文缩写ATC)。

一、“黑恶势力”帮派之间的关系

除外MTC帮派,其他两大帮派都源自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他们相互间有着血缘关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各自癌细胞的分化程度高低不同,其分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PTC/FTC>P-DTC>ATC

肿瘤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细胞与所来源的正常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接近程度。分化程度越高,癌细胞越接近于正常细胞,其恶性度越低,治疗效果越好,预后也越好;相反,则恶性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差,预后也越坏。其中PTC和FTC为近亲,他们的分化程度高,都具备正常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摄碘功能,还能合成分泌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英文缩写Tg),甚至还可以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T3、T4)。

P-DTC帮可能源自PTC和FTC帮派成员(癌细胞)的变异(原因不明),从而导致部分去分化,致使癌细胞摄取碘和合成Tg的能力降低。

ATC帮也可能源自PTC和FTC帮派成员(癌细胞)的变异(原因不明),从而导致大部分,或者全部去分化,致使癌细胞完全丧失摄取碘和合成Tg的能力。

MTC帮虽然居住在甲状腺大家族中,但与其他帮派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他不是来自甲状腺滤泡细胞,而是来自于甲状腺滤泡细胞旁C细胞,与其他帮派之间是非常亲密的邻里关系。

二、“黑恶势力”帮派的特征及危害指数

虽然他们来自甲状腺滤泡细胞,或者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但他们所处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同,最终导致他们的发展有天壤之别。

01 PTC派系

主要聚居于年龄<55岁的患者,占全部甲状腺癌家族的85%-90%。虽然帮派规模最大,且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但是幸运的是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虽然如此,其中偶有变异为P-DTC,或者ATC,令人忧心。

02 FTC派系

此帮派常常定居于40岁以上患者,罕见于儿童。帮派成员人数明显少于PTC派系,占全部甲状腺癌家族的比例不足10%。颈部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但更容易随血液循环发生远处转移,其中最常见于肺部转移。受近亲PTC的影响,脾气也还算好,偶尔发飙滋事,其中也偶有变异为P-DTC,或者ATC,让人担忧害怕。

03 MTC帮

帮派人数较少,常定居于40-60岁的患者,占全部甲状腺癌家族的比例不足5%。近三分之一的有家族遗传,癌细胞易通过淋巴道和血管扩散转移。患者生存期与疾病分期密切相关,四期患者10年生存率低于50%。

04 P-DTC门派

主要定居于55岁以上患者,极少有30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年更加罕见。门派人数很少,占全部甲状腺癌家族的比例不足1%,但肿瘤有较高的恶性度,易发生甲状腺外侵犯和脉管浸润,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肿瘤恶性度明显高于PTC和FTC,10年生存期低于40%。

05 ATC帮

群聚于老年人患者,平均年龄71岁,40岁以下少见。虽然占全部甲状腺癌家族的比例不足1%,但经历了甲状腺高分化癌-甲状腺低分化癌-甲状腺未分化癌几个阶段后,帮派个个成员已经修炼成冷酷无情的杀手。患者平均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是目前已知所有癌症中恶性度最高的终极杀手之一。

在各大帮派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癌这对兄弟最为懒惰,如果人们发现被这两兄弟之一找上,那还是相对幸运的,多数结果也还是比较好的,绝大多数没有性命之忧。

但是,如果被甲状腺低分化癌、甲状腺髓样癌、或是甲状腺未分化癌找上,则大家一定要当心,及时就诊,切勿耽误,否则后果可能很严重。

三、如何揪出“黑恶势力”帮派?

为了侦测甲状腺癌“黑恶势力”帮派,我们人类已经发展出各类型侦测利器:

01 “雷达”扫描

通过“雷达”(超声波)扫描侦测,可精准定位可疑“黑恶势力”帮派活动范围,并让绝大部分“黑恶势力”现出原形。

02 显微“侦讯”

在“雷达“扫描的指引下,通过细针穿刺抽吸,精准提讯“帮派成员“(可疑癌细胞),在高倍显微镜下“侦讯”(细胞病理学诊断)帮派成员的真实身份。

03 其他侦测利器

甲状腺球蛋白、降钙素、癌胚抗原、CT、MRI、PET等侦测利器。

四、如何铲除“黑恶势力”帮派?

对于甲状腺癌“黑恶势力”帮派,一旦发现苗头就要严密监控,及时阻止,绝对不能让甲状腺高分化癌向甲状腺未分化癌转变的悲情剧上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针对不同的“黑恶势力”帮派,应采取不同措施给予彻底铲除。

01 外科式“斩首”

通过外科手术,快速精准斩除各种“黑恶势力”毒瘤。

02 “核”打击

第一波“斩首“行动之后,为防范少量漏网之鱼(残余的甲状腺组织和残余病灶)伺机而动(肿瘤复发),这个时候就该轮到“核武器”(放射性核素碘-131)上场了,通过 “核”打击(“清甲”和“清灶”)以防止“黑恶势力”卷土而来。

03 TSH抑制

第二波“核”打击之后,通过适度的过量补充甲状腺激素达到TSH抑制状态(TSH低于正常值),从而实现对甲状腺癌“黑恶势力”帮派进行持续抑制,防止其死灰复燃。

04

其他措施

除外上述方法外,针对不同类型“黑恶势力”还可以采用放疗(外照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化疗等手段给予立体打击。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年版《甲状腺癌诊疗规范》

2、纪小龙,吉米主编《甲状腺病理诊断》

以上内容来源北京霍普医院原创

遇到袋鼠可以装死吗?

2022年5月24日,来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希思科特的一位59岁大爷,为了保护自家爱犬,他和一只大袋鼠打了一架,最后大爷负伤险胜。

当天早上,大爷听见自家院子里传来狗狗急促的叫声,难道有贼来访?大爷赶紧出门一看,原来这贼就是一只块头硕大的袋鼠。

袋鼠估计“手痒”了,它想接近两只狗狗“练练拳击”,大爷爱狗心切,随即上前准备赶走袋鼠。

这只袋鼠站起来比人还高,当它看见慢慢靠近且站立的大爷时,它发出咕噜咕噜地声音,表情异常兴奋,真是棋逢对手啊!

一人一鼠相隔十来米,大概对峙了数秒,袋鼠忍不住了,它猛地冲向大爷。大爷哪见过这般阵仗,吓得一哆嗦,转身就跑。

谁料大爷一个踉跄突然跌倒在地,猝不及防地虚晃一招,让袋鼠也没刹住脚步,它居然从大爷背上跳过去了。

幸运的大爷正好看见地上有根棍子,他迅速捡起来,麻利地起身,挥舞着棍子,击打调头迎面而来的袋鼠。

不幸的是,棍子就像一根胡萝卜,对着袋鼠的脑袋刚敲打了几下,就折断了。大爷没办法,面对来势汹汹的袋鼠,他只能徒手和袋鼠来一场“公平对决”了。

大爷的两只狗狗也没闲着,它们虽然无法近身帮忙,但它们在围栏后面叫得挺卖力的,好像是在摇鼓呐喊,加油助威。大爷深受狗狗的鼓舞,顿时信心十足。

只见大爷持续和袋鼠对着“咏春拳”,突然,大爷找准机会,近身锁住袋鼠的脖子,本想来一个过肩摔的,算了,抱不动,只能把袋鼠扳倒在地上。

随即大爷对袋鼠施展了一招“泰山压顶”,也许是累了,大爷居然坐在袋鼠身上休息了一会。袋鼠十分憋屈,它持续用嘴咬,用爪子抓挠大爷。

大爷稍作调整,蓄力后起身逃跑,袋鼠肯定不服气,起身就追了上去。最终,大爷施展出绝技“凌波微步”,巧妙地走位躲过了袋鼠的追击,成功逃脱。

整个打斗过程持续了大约6分钟,最后大爷险胜,这个经历足以让大爷吹一辈子了,让我们一起为大爷喝彩!

大爷也伤得不轻,他事后说道,袋鼠抓他的脸,用嘴咬他的手指,还用爪子抓他的大腿。整场战斗下来,大爷的头部、手指、手臂、背部和腿上等部位均有伤痕,所幸并无致命伤。

万幸的是,这只袋鼠还讲武德,它并没有施展出“大力金刚腿”的成名绝技,要不然大爷将凶多吉少了。

大爷也感到庆幸,平时这里有很多老人、小孩和推着婴儿车的妇女经过这里,还好袋鼠没有攻击其他人,否则情况很糟糕。

大爷也心有余悸,他说如果下次遇到袋鼠,尽量避免正面对抗,总体还是要三思而后行的。

其它人被袋鼠攻击倒地后,就没大爷这么幸运了喂养袋鼠惨遭攻击,一家三人均受伤

琳达‧史密斯(Linda Smith)一家居住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省Darling Downs地区,她一家照顾野生动物达15年之久,其中不乏有袋鼠。没想到在一次喂养袋鼠的过程中,她一家三口遭到了袋鼠的猛烈攻击。

当时傍晚,她丈夫吉米正在自家土地上喂养袋鼠,有大有小,大概有30只,当吉米正在喂食一只至少180公分高的大袋鼠时,突然遭到它的攻击,吉米倒地后,袋鼠仍在攻击。

琳达听见声响,拿起扫把就跑出去救吉米,谁料发狂的袋鼠没几下就击落了琳达手中的扫把,并开始对她攻击。袋鼠不断地抓、挠、踢,琳达倒地后也不放过,幸好屋中的儿子拿着铁锹跑出来打中袋鼠的头,袋鼠才跳到灌木丛跑掉了。

事后,琳达的儿子身受轻伤,丈夫吉米被袋鼠踢得内脏破裂,琳达身负重伤,她肋骨断裂、肺部塌陷、手脚多处都有撕咬伤。这属于典型的人倒地后袋鼠也不放过的案例。

健身女教练被袋鼠暴打,靠装死逃过一劫

2017年的一个周六早上,健身女教练黛比的晨跑如约而至,当她跑到一处灌木丛附近时,突然被冲出来的袋鼠一脚踹在了地上。

为了保护身体关键部位,黛比迅速把头埋进腹部,尽量把身体缩成一个球,然而袋鼠事先一步,它用前肢不断抓挠她的手和脖子,后腿也在不断地踢打她。

黛比心想自己好歹练过,不服气的她想给袋鼠一点颜色看看,即便打不倒它,吓走它也行。谁料她想多了,不到10秒的反抗,算是彻底激怒了袋鼠,袋鼠撕破她的衣服,把她当布娃娃般扔来扔去。

吓傻的黛比尖叫声连连,哪知越是尖叫,袋鼠的攻击性就越强。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黛比只好忍着剧痛装死了,袋鼠看到她一动不动,才停止了攻击。

等袋鼠离开后,黛比怕袋鼠再回来暴打她,她踉踉跄跄地跑回家,和丈夫赶到医院检查,全身伤痕累累,合计缝了35针才完事。

那么,遇见袋鼠可以装死吗?则需要从袋鼠的战术技能来分析袋鼠是拥有“锁脖抱颈摔”地“摔跤手”,装死可能会身受重伤

袋鼠是素食动物,它平日里都是跳着移动,一天下来,起码要跳千步以上。再结合袋鼠有事没事就喜欢和同类切磋,倒是练就了一身十分紧实的肌肉,尤其胸肌和肱二头肌,更是令健身爱好者们羡慕。

袋鼠打架有个爱好,它喜欢去锁对方脖子,一旦被它前肢抱住,它就会把对手往自己身体靠,再依靠肌肉的力量让对手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袋鼠的操作像极了摔跤手的“锁脖抱颈摔”,不过,它比较聪明,它在用前肢去抱对手时,喜欢仰着头进行,这叫战术性后仰,避免被对手有机可趁。

只要对手被袋鼠抱摔在地,是撕咬还是踢打,就由它决定了。如果是在水中,袋鼠会一直把对手摁在水中,直到淹死为止。

曾经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本迪戈的某湖边,一只黑色獒犬去挑衅水中的袋鼠,结果装X失败,被袋鼠抱住后摁在了水中,要不是主人和白色獒犬轮番上阵解救,黑色獒犬铁定淹死了。

由此可见,如果刚被袋鼠抱摔在地,它还没得到满足,由于动作的惯性问题,此刻装死是不行的,它肯定会做出撕咬或踢打的动作。如果在水中遇见它,那千万不要被它摁住,否则就起不来了。

袋鼠的“大力金刚腿”威力无穷,如果要装死,记得护好身体各处的要害

袋鼠身强力壮,成年个体最高可达2米以上,百公斤重,后腿是它生存保命的致命武器。据统计,它最高能跃过4米,最远能跳过13米,可见袋鼠的爆发力非常强。

袋鼠的后腿就是天然的弹簧,粗又长的跟腱是关键,它只要蓄力后,一脚踢出去,能制造成350公斤左右的力量,就连重量级的拳击手和它对拳,也能被它一脚踢翻在地。

另外,袋鼠的尾巴全是肌肉,粗壮有力,它就像一根钢鞭一样,在后腿使出踢打动作时,能作为身体的支撑点,一般人被它实打实的踢中,将遭受重伤。

《独行月球》影片中的金刚鼠一脚能把独孤月踹飞几米远,现实中也是能做到的。就连著名的拳王泰森也表示,如果他和袋鼠打拳击,估计他也扛不过袋鼠的“大力金刚腿”三次,可见,袋鼠的踢打能力十分强悍。

百公斤重的袋鼠还拥有一招“冲刺飞脚踢”的技能,袋鼠跳动时速可达65公里左右,当它遇见对手时,有时会以冲刺的形式冲向对方,然后再给对方一个脚踢,试想,一般人谁能抗住如此攻击。

就像琳达一家三口被袋鼠攻击、健身女教练被袋鼠攻击一样,倒地后的他们也迎来了袋鼠的踢打,如果要装死,请护好身体各处的要害,也许能让袋鼠解气后放弃攻击。

袋鼠前肢的利爪锋利无比

袋鼠的前肢很小,但很灵活,是5趾结构,每个趾上都具备锋利的爪子,普遍超过3厘米,也攻击性十足。

它打架起来特别喜欢用前肢挥动,很多被袋鼠打伤的人,身上会有很多致命的划痕,这都是拜它前肢所赐。

在澳大利亚纽省麦觉理湖(Lake Macquarie)一个地区,一些游客经常拿着相机或胡萝卜近距离接触袋鼠,曾经一个女游客就被袋鼠抓伤脸,去医院足足缝了17针。

还有一些人的手臂、肚子、后背、大腿等部位,都被袋鼠锋利的爪子划出过触目惊心的伤痕。

袋鼠的脑袋和咬合力也不容小觑

2018年有位19岁的男子来到澳大利亚西部凯勒贝林地区打猎,他在车上探出脑袋时被袋鼠发现,袋鼠冲过来就用头撞了他一下,直接就把他撞晕了,30秒后才被哥哥唤醒。袋鼠撞得他左眼肿胀充血,脸颊上也有疤痕,医生告诉他,要等10天后才能做手术。

袋鼠虽然吃素,但不妨碍它拥有强大的咬合力,据研究,袋鼠的咬合力达到了惊人的419公斤,和狮子不相上下,十分恐怖。不过,不到万不得已时,它不会用嘴去撕咬对手。

综上所述,遇到袋鼠装死,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它是一个头脑简单,不讲武德的动物,还需另想它法才行。

遭到袋鼠攻击怎么办?

澳洲有些地方有这么一条建议:

“如果你无法摆脱攻击你的袋鼠,作为最后的手段,请用手臂捂住脖子,把身体蜷缩成一个球,然后一边呼救一边打滚到安全地方。”

看来,护住自己的要害,同时进行呼救,也许是正确的选择。

另外,去有袋鼠的地方游玩时,尽量不要靠得太近,手上不要拿诸如胡萝卜的食物,因为很多攻击都是袋鼠饥饿觅食造成的。

袋鼠的现状

作为澳洲的国宝,袋鼠过得可不怎么好。虽然数量超过5500万只,看似泛滥成灾,实际危机重重。

首先,袋鼠喜欢跑到公路上蹦跳,据澳大利亚联合汽车保险有限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国内汽车与动物相撞的交通事故,有九成都是袋鼠所致。可见袋鼠是澳洲名副其实的“马路杀手”。

其次,袋鼠吃草喜欢刨根,即便是资源丰富的澳洲也扛不住它的霍霍。澳洲从1877年起,每年都会颁发狩猎袋鼠的指标,近几年,每年都会有上百万的袋鼠被合理猎杀,真是一个悲催的国宝。

最后,澳洲为了延迟袋鼠的繁殖和减少袋鼠的数量,居然想到了给袋鼠打避孕药。自2015年以来,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成年雌性袋鼠惨遭侵害,只要注射成功,5年之内绝育率超过了80%。

图:袋鼠避孕药,将通过人工发射飞镖的方式注射到雌性袋鼠体内

写在最后

任何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规则,作为人类,切不可随意挑衅。虽然袋鼠呆萌可爱,看似人畜无害,实则实力不菲,性情怪异,去澳洲游玩时,要遵守规则,尽量不要近距离接触大型袋鼠。

万物皆有灵性,动物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人类让它感到了威胁和不安。动物的心思猜不透,我们管好自己就是对自己负责。

肖申克的救赎背景信息?

小说的背景是20个世纪30年代,那时,“美国的政治腐败已经迟到了商人面前”,甚至波及到了监狱。故事中,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和她的情人被杀而被判无期徒刑,由于监狱的腐败,他在真相即将大白的情况下仍然得不到昭雪,反而在肖申克监狱饱受了各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

然而,安迪并没有被多舛的命运毁掉,他经过20多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重获自由,在墨西哥海边过上了自由人的生活。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1、安迪

小说中,安迪似乎是负有某种使命降临到肖申克监狱中的福音使者,他的到来是笼罩在蓝灰色监狱中的一缕阳光。

但就是这缕阳光,给肖申克监狱的狱友们带来了光明;他的到来使处于沮丧、绝望、麻木状态的狱友们重燃了生活的希望,让他们在忙着活和忙着死的抉择中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2、瑞德

瑞德,监狱里面负责兜售各种商品的犯人,也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最后在安迪的帮助下重新燃起了开始新生活的希望。

3、吉米

吉米,这个人物是安迪的很好的朋友,曾经一起去过法国、德国打过仗,吉米帮助安迪假造了一个身份彼得·斯蒂芬,并且把安迪入狱前的钱拿去投资。

4、亨利浦格

亨利浦格,肖申克的警卫,在1969年,外役监计划中他被一头雄鹿吸引,追过去,结果他看守的三个囚犯乘机溜走了,其中两个人被抓回来了,而另外一个一直没再出现过。

吉米巴特勒多少岁?

1 吉米巴特勒目前的年龄是不确定的,因为没有提供相关信息来确认他的年龄。2 但是根据公开资料和推测,吉米巴特勒可能在30-40岁之间。3 需要更多的信息来确定他的确切年龄。

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有什么区別?

我是消化内科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谢邀,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都是属于一类药,叫做“质子泵抑制剂”。

这一类药的主要作用是针对胃酸,能够把胃里面的“酸度”降下去,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治疗疾病(溃疡、糜烂、胃食管反流病等)和减少不舒服(烧心、反酸等)的目的。

自从这一类药的出现,原来使用的**替丁(H2受体阻滞剂)就很少使用了,因为效果要好很多;自从这一类药的出现,原来因为胃溃疡出血需要开刀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少,因为用药都可以控制住了。

那它们两个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相同点

1、都可以降低胃里面的“酸度”;

2、都可以治疗胃的很多疾病(消化道出血、溃疡、糜烂、胃食管反流病等);

3、都可以和消炎药一起根除幽门螺杆菌;

4、都有一些类似的副作用:头晕、肚子胀、恶心不舒服,肝功能异常;

5、都有口服和静脉的(就是可以吃的、也有可以挂水的药)

不同点

1、奥美拉唑属于第一代 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属于第三代 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比奥美拉唑新。

2、奥美拉唑经过肝脏P450酶代谢,雷贝拉唑80%是不经过这个肝脏的酶代谢;雷贝拉唑对肝脏影响小。

3、如果胃的“酸度”不是那么高,雷贝拉唑比奥美拉唑能更好地降低胃酸。

4、抑制酸的效果上,雷贝拉唑是奥美拉唑的1.8倍。

5、抑制酸的稳定上,也就是早上和夜里效果差别,雷贝拉唑比奥美拉唑稳定。

6、抑制酸的起效时间上,雷贝拉唑比奥美拉唑起效快,维持时间长。

7、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上,雷贝拉唑比奥美拉唑小,就是不影响其他药的效果。

8、在不同的人之间,雷贝拉唑比奥美拉唑的差异小,就是不同人的效果差不多。

有什么药

国产有很多的厂家

进口的奥美拉唑主要是:洛赛克,当年属于救命药;

进口的雷贝拉唑主要是:波利特,目前临床用的比较多。

总的来说,雷贝拉唑比奥美拉唑起效快,稳定,维持时间长,特别在一些治疗困难、消化道出血、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病人中是很好的选择。

关注我,关注“消化科闵寒大夫”。微信公众号:吉米大夫!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