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见缝插针,卖给中国了20船大豆后,美国豆农说出了心里话
最近,阿根廷的政策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大约一周多前,阿根廷宣布取消谷物出口关税,迅速激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应,特别是大豆的销量在短短几天内暴涨。根据路透社的报道,政策实施后,中国的买家已订购了至少20艘船、约130万吨大豆。
这一变化让阿根廷的农民们欣喜若狂。例如,来自拉潘帕省的种植户鲁曼表示,“虽然政策可能不是长期的,但至少眼前的利润可观,真是个好消息”。对阿根廷政府来说,这一政策更是解决了急需外汇的燃眉之急。一家谷物经纪公司估计,新政策将为阿根廷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然而,与阿根廷的喜悦相比,美国却陷入了大豆滞销的困境。特朗普还专门通过社交媒体发表长文“抱怨”这一局面。阿根廷的大豆销量激增,让美国感到不满。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愤怒表示,阿根廷这一举动简直是“背刺”了美国。
贝森特的愤怒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美国本计划通过购买阿根廷债券、扩大货币互换等方式来帮助阿根廷渡过经济难关;二是阿根廷抢占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令美国眼红。因为中国曾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而今年截至目前,中国没有采购任何美国大豆。此时,正是美国大豆的收获季节。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中国已进口7331万吨大豆,年采购总量上限为1亿吨,这意味着今年剩余的采购额度约为2600万吨。这使得美国大豆的销售压力骤增,尤其是大豆种植户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尽管如此,美国的豆农并没有责怪阿根廷,相反,他们更关注的是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指出,问题的根源不在阿根廷,而在于美国的关税政策,导致本应属于美国的市场份额被阿根廷占据。他认为,中国依然是大豆的“大客户”,但今年,阿根廷的大豆销量迅速增长,而中国却没有购买美国一粒大豆。“这让我们感到非常失望”,拉格兰无奈地说。
拉格兰进一步提到,美国豆农目前最关心的,不是阿根廷卖给中国多少大豆,而是中美是否能尽快达成贸易协议。他强调,美国农民已经等得焦急,眼看着大豆收割季节临近,却没有销路。如果再不行动,受害的将不仅仅是个别农户。
特朗普对豆农的困境并非不知情。10月1日,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计划从关税收入中划拨部分资金,用来补贴美国豆农。然而,这一消息并没有获得豆农的热烈响应。一方面,特朗普没有透露补贴金额及分配方式,另一方面,豆农真正希望的并非补贴,而是能重新进入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4年,尽管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口大豆,但与中国的出口量相比,其他国家的份额远远低于中国。例如,2022年,中国购买的美国大豆占美国当年出口量的50%以上,其他国家合计也未能达到这一数字。美国豆农十分清楚,失去中国市场的后果是无法弥补的,即便特朗普承诺提供补贴,也无法替代中国这个庞大市场的影响。
与此同时,阿根廷的大豆产业还在不断增长。尽管此前受到旱情的影响,导致大豆产量一度下降,但从2024年开始,阿根廷的大豆产量逐渐回升,现有的谷物库存充足。据商务部数据显示,阿根廷的大豆出口量仍在2000万吨左右。
未来,阿根廷的任务就是在这个良好开局的基础上继续努力,积极与中国进行贸易合作。这将帮助阿根廷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对于中国而言,除了已有的巴西大豆供应,现在又多了阿根廷这一新的供应来源,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
这也意味着,美国的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会进一步缩小,影响力逐渐减弱。这种变化为中国在国际谈判中提供了更大的主动权,帮助我们在全球贸易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