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打架后能“私了”?警察调解有规矩!
邻里吵架动了手,赔钱道歉还要被拘留吗?第九条给出了特殊解决方案——治安调解,但必须满足三大条件:
一、什么情况能调解?
仅限三类纠纷:
1. 民间纠纷引起(如噪音争执、物业费纠纷)
2. 行为限于:轻微打架斗殴、毁坏少量财物
3. 核心前提:
→ 情节较轻无重大伤害(如仅表皮擦伤)
→ 未严重扰乱公共秩序
排除情形:涉黄赌毒、故意伤害致轻伤以上(属刑事犯罪)
二、调解怎么进行?
“三自愿”原则:
1. 双方自愿申请(一方拒绝即终止)
2. 民警主持不偏袒(现场调查事实,非“和稀泥”)
3. 协议内容自愿达成(赔偿金额双方认可)
成功结果:
签订书面协议→按约赔偿→公安机关不予处罚
(例:楼上漏水引发互殴,经调解赔偿维修费后免罚)
三、调解失败怎么办?
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正常处罚
达成协议后反悔?
- 受害方可起诉索赔民事部分
- 公安机关将恢复处罚程序(原违法行为仍追究)
2023年真实案例:
广州两车主剐蹭后斗殴,民警调解成功互赔3000元免罚;
而南京某案当事人签协议后拒赔,最终被拘5日+强制执行赔偿。
公民须知:
遇纠纷优先沟通,报警时可主动询问调解可能
勿把调解当“逃避处罚工具”(重伤、持械等绝不适用)
️ 签协议前确认履行能力,避免二次纠纷
立法深意:
第九条不是“纵容违法”,而是用柔性手段化解矛盾根源,减少社会对抗,体现法律温度。
温馨提示:本文依据法律条文解读,具体案件以公安机关认定为准。倡导理性解决纠纷,共建和谐社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