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新引擎!淄博工业信息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2日上午,全市信息化赋能传统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淄川召开,此次现场会是淄博市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省工信厅工业互联网处处长李永华、市工信局局长王克海出席并讲话。会上,东华水泥公司董事长李庆文、阿里云北方区工业能源行业总经理卢强签订了联合推广“水泥工业大脑”合作框架协议。

据悉,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作为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与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是一家典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2018年7月,东华水泥与阿里云联合成立山东东华智能制造研究院,成功开发全国首个水泥“工业大脑”,走出了一条“让数据产生价值、用数字赋能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入选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试点示范。2018年底上线试运行后,该系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应用价值,提品质、降能耗,不断刷新纪录。2019年,该公司熟料标准煤耗同比下降6.07%,熟料综合电耗同比下降7.17%,年度降本减耗产生的综合效益为4000多万。
东华水泥是淄博市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鲜活案例,更是淄博市信息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淄博市把智能制造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重点在四强产业和传统优势行业推动智慧工厂和智能车间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管理等环节的应用,实现了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变。全市成功培育智慧工厂25家,智能车间227个,鲁泰集团、东岳集团先后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围绕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全市重点培育打造了20余家工业互联网平台,涵盖机械、化工、建材、纺织、电子信息等主要行业,部分平台在行业内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广意义。海思堡集团通过打造全球服装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服务平台,将海量个性化需求与大规模定制精准对接,实现了研发平台化、设计体验化、生产智能化和品牌高端化,生产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产品研发周期缩短9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30%以上,库存周转率提升20%以上,产品毛利率提升50%以上。去年以来,海思堡集团“牛仔服装柔性定制服务平台”、齐鲁云商“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等2个平台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有4个平台入选省级产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
2018年以来,淄博市有31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10个项目入选山东省5G产业试点项目。全市智能电网、智慧医药、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一批智能+、5G+平台正在加速形成。截至2019年,全市20家企业通过了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实现6000家企业上云,有21家云服务商入选省级云服务商,8家企业评为省上云标杆企业,2家企业列入省优秀行业云平台。
2020年,淄博市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继续围绕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慧车间,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试点及推广应用工作,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骨干企业。深化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在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强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网络覆盖和普及,打造5G网络精品城市。支持企业参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推广已贯标企业的经验和模式,提升企业效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马玉姝通讯员陈伟刘婷)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