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身亡人数创历史新高,有现场出现明显的吃人痕迹!日本遭遇“熊害”

2025-11-01 04:05:04 6阅读

近期日本各地频繁发生熊袭人事件,2025财年迄今死亡人数已经创历史新高。30日,日本政府首次就“熊害”问题召开阁僚会议,讨论应对措施。

近期,日本宫城县、岩手县、秋田县等地接连发生熊袭击致人死亡事件。最新的两起致死事件发生在27日,地点分别位于岩手县和秋田县。据日本环境省消息,截至10月30日,始于今年4月的2025财年已有12人遭熊袭击丧生,比先前死亡人数最多的2023财年全增加了一倍。

日本广播协会17日在报道中提到,虽然10月还没过完,日本这个月已有至少44人遭熊袭击。

就在16日,日本东北部岩手县又发生了疑似熊袭人事件,一名60岁男子失踪。事发地为一家日式旅馆的露天浴场,该男子当时正在打扫卫生,现场发现了血迹和动物毛发。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30日上午在记者会上表示,“熊害”已对学校教学和旅游业造成影响。他指出,需要采取全面且灵活的应对措施。

在日本,熊通常在秋季出没于人类居住区。日本媒体报道说,近年来,由于人口减少且居住分散,加上弃耕土地增加,森林与人类居住区之间界线逐渐模糊,同时野外树生坚果产量减少,使得熊更频繁地出没于人类居住区觅食。

图片

日媒报道称,往年日本因熊袭击而死亡的人数基本维持在5人以下。但自2021年起,这一数字开始呈上升趋势。其中,2021年为5人,2023年为6人,而今年熊害的规模与发生次数远超以往。不仅多次出现熊入侵住宅、袭击人类的情况,更有多起熊吃人案例。

日本雅虎新闻网28日报道称,日本秋田县、岩手县、宫城县等地已相继发生熊袭击人致死的重大事故。有专家认为,熊害激增的原因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部分地区长期推行“将熊放回深山”的保护政策,使得熊群规模不断扩大,其栖息地也逐渐向人类生活圈扩张;另一方面,受今年坚果类食物歉收影响,熊为寻找食物而下山的频率显著提高,人类被袭击风险也随之加剧。

日本熊害事件_日本熊灾现场有明显吃人痕迹_熊袭击人类新闻

更值得警惕的是,当前熊害中出现了一个危险新趋势。今年7月4日,岩手县发生一起熊闯入民宅并袭击80多岁女性的事件,现场有明显的吃人痕迹,专家判断这是“从一开始就以吃人为目的”的攻击行为,而这样的案例在日本过去130年的相关记录中尚属首次。有分析认为,若熊通过反复接触人类而“记住人类的味道”,其吃人行为将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一些市区还出现了“城市熊”这一特殊群体。部分幼熊在母熊被捕杀后,因缺乏引导而留在有人类食物残渣的环境中过冬,并长期在此生存,逐渐失去了对人类的警戒心。随着熊的活动范围与人类生活区界限不断模糊,日本熊害正呈现常态化的趋势。

面对不断升级的熊袭击人致死风险,日本地方政府的应对力量已达到极限。秋田县知事明确表示,“仅靠我们的力量已无法应对”,并正式向防卫省提出派遣自卫队支援的请求。

目前,防卫省正考虑以自卫队不携带枪械的形式,安排其承担后方支援工作,具体包括运输捕熊装备、协助收集熊的活动信息等。

除政府层面外,民众对防熊用品的需求也急剧上升。以一款模拟大型犬吠叫声的驱熊装置为例,其日销售量已从以往的10个增至70至80个,且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日本熊害事件_熊袭击人类新闻_日本熊灾现场有明显吃人痕迹

熊出没事件增多

日本放松射杀限制

为应对熊等野生动物袭击人类事件增多的情况,日本9月1日开始放宽猎杀野生动物的规定。

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修订后的野生动物保护与狩猎管理相关法律于9月1日正式生效,地方政府在采取人员疏散或限制通行等安全措施后,可允许猎人射杀熊类。此前,除非有人生命受到威胁并有警方下令,禁止在人口密集区使用猎枪。

不过,修订后的法律对射杀野生动物仍有诸多限制,比如仅允许射杀已进入或极可能进入人类生活区的野生动物、必须是无法快速捕获动物的紧急情况,以及开枪前确认不会误伤到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