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10家开发商真实处境大揭密!至少3家已被抬进ICU

2022年开年,万科董事长郁亮在集团年会上讲话,为万科定了调子,也让地产圈同行不寒而栗。
他说:
“2022年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要么死,要么活,没有中间状态。”
在他看来,2022年是地产大鳄的生死年。不管你以前成绩有多好,规模有多大,资产表看起来有多好看,一旦决策失误,就可能轰然倒下。
郁亮尤其提到:
“外部环境第一个特征是行业进入缩表出清阶段。对房地产行业来说,缩表就是去金融化。”
去金融化,就是拒绝高周转、拒绝杠杆炒房、拒绝高负债,以前的地产玩法不灵了。
“房地产已经进入黑铁时代。”
01
过去十年,有多家全国TOP100或有区域影响力的开发商进入南阳。
这些开发商不仅让南阳楼市重新洗牌,也带来了新式的营销理念,刷新了南阳人的居住观。
但是,在最近两年,它们的遭遇不尽相同。
今天,我们选取10个典型房企,深度揭秘他们的真实处境。他们分别是:建业、碧桂园、中梁、蓝光、金科、阳光城、兴达、永威、正商、绿都。
一、建业
建业整体上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开发商。成立三十年来,深耕河南,业界风评始终不错。进入南阳市场也有20年时间,积累了很好的口碑。
去年郑州水灾之后,一份关于建业的求援信在网络流传。
报告非常详细,有销售额、历史贡献、社会影响、负债项目,历数了建业深耕河南的成绩和付出,最后抛出了具体的受损情况:
受疫情和汛情影响,集团直接损失5.5亿元,加上各类间接损失总经济损失累计逾50亿元。
信的结尾,建业向相关部门提出了诚恳的税费减免和相关请求。
这封信一时间引起业内的种种猜测,最终建业公开回应求救信:
求助信内容真实,但困难是暂时的。
今年刚过完年,建业再次传出大幅裁员60%的传闻。
这一次,建业很快出来辟谣,称建业的内部调整“本着留住人才、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原则,涉及人员未来也以内部分流为主”。
现实是,建业在过去一年的销售和回款下滑,资金链受到考验。

2月7日,建业集团发布内部通告,建业地产将原先的“集团-业务集团-大区-城市公司-项目”五级管理机制调整为“集团-城市公司/专业公司-项目公司”三级管理,同时原有业务集团总部撤销,五大总部合一,还任命了新的高管。
简化管理,优化人员,合并业务,注重一线销售,是建业在楼市寒冬中的选择。
目前,建业在南阳市区有多个楼盘,未有严重负面消息传出。建业在南阳人心目中,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形象。目前,建业新筑一期基本完工,建业云境二期也在销售,不过降价压力比较大。

(紧邻四完的新筑,已经封顶)
02
二、碧桂园
碧桂园在业内一直以高周转、标准化、优质物业闻名。当然,负债也很高。
2月18日,碧桂园拟发行2022年度第一期中票50亿,就是再借50亿。
有意思的是,碧桂园在万亿高负债的同时,收购了中梁的优质物业,这一操作也是近来地产并购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中梁出卖自己的优质物业,另一方面,碧桂园吃进,力图未来减轻自身债务压力。
不过碧桂园的员工可不这么想。
当碧桂园一线员工得知碧桂园花3个亿冠名元宵晚会、还有钱收购资产(物业公司的钱和营销并不在一个系统),却没有钱发他们的工资,结果碧桂园冠名的元宵晚会,评论区成了大型讨薪现场。

据传,目前碧桂园负债仅次于恒大,规模同样在万亿以上。
南阳属于碧桂园在南阳的深耕项目,目前市区内在售楼盘有翘楚台和南都府,项目都在施工当中,其中翘楚台的进度较快,已经是准现房,活动力度比较大,性价比很高。

(翘楚台已有相当一部分准现房)
三、中梁
中梁曾被称为“小碧桂园”。
在过去五年,继碧桂园之后,中梁在三四线城市凶猛拿地,复制碧桂园“456”高周转模式,“4个月开盘,5个月资金为正,6个月回笼资金”,借着三四线城市棚改红利,不到三年的时间,销售额就从2015年的168亿元直接跃升至1150亿元,所以中梁的宣传语也变成了“千亿中梁”。
这种规模化的发展策略,在地产如日中天的时代,没有问题,但在房地产集体换赛道的时代,就成了错误。
2月18日,中梁被评估机构穆迪评级从“B1”下调至“B2”,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分析师Cedric Lai表示:“中梁控股由于融资渠道减弱以及未来12个月的到期债务规模庞大,中梁控股再融资风险加大”。
当然,中梁也在裁员,努力消除风险。2022年,中梁董事长杨剑表示:“中梁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持续追求有质量的安全健康发展。”
目前中梁在南阳市区在售楼盘有中梁江山印、珑熙府等,从中梁首府的交付品质来看,整体评价还不错,中梁也在顶住资金压力,努力深耕南阳市场。

(江山印到了做外墙阶段)

(珑熙府也在加紧赶进度)
03
四、蓝光
南阳人整体对蓝光比较陌生。一句话说明白,蓝光就是四川人的“建业”。
这家靠制造业起家的地产公司,后来逐渐涉足了多个行业,在地产板块也提出了9年千亿的口号。
一旦提出这种疯狂的口号,我们大概能够猜到蓝光目前的处境,凡是在过去五年提出向“千亿”规模扩张的企业,此刻状况都不是很乐观。

截至2022年2月9日,市值不足60亿的蓝光发展,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298.55亿元。
目前蓝光在南阳的在售项目有芙蓉里和未来辰悦。

(蓝光芙蓉里主体还在施工中)
五、金科
金科来南阳的第一个盘集美晴洲,卖得相当好。
于是金科决定深耕南阳,陆续推出了桃李郡、博翠东方、集美天宸、观天下,产品线很丰富,刚需、改善、河景、学区房……科技感十足、噱头十足、营销形象鲜明。
金科虽然一直在积极展现资金充裕的一面,但作为千亿房企的压力也是显而易见。

就金科在南阳的项目而言,目前还算稳健。
六、阳光城
阳光城在过去的一年,不堪回首。
大股东泰康人寿割肉清仓了所有股份,阳光城股票腰斩,总裁离职,其他不多说。
目前南阳的阳光城项目,盖了三年,还没完工。
七、兴达
兴达在南阳叫兴达,在郑州叫“名门”(注意,和南阳本地的“名门房地产”不是同一家公司)。
南阳兴达?府,五证齐全,停工。

目前南阳的兴达员工还在集体放假当中。去年年底,笔者去兴达售楼部探视,刚接近售楼部,就听见园区里的广播说:
“每天五点半,售楼部工作人员下班了,闲杂人员不要进入营销中心。”
兴达能不能奇迹般起死回生,无人知晓。
04
八、永威
去年永威进入南阳,选择了核心主城的城改项目。
永威一直以来都是河南开发商的业内标杆,没有过度扩张,也没有太多的负面,整体坚持了小而美的路线。
对品质的独特要求,也注定了永威模式很难被大规模复制,所以永威地产的区别度很高,永威可以说是房地产行业下一个赛道的标杆。
由于水灾,郑州永威西郡小区交房延误,一度成为了永威不多的负面新闻。
永威在媒体联系后的40分钟内给出了确切的回复:2022年6月30日完美交付。
春节前夕,永威董事长给同事写了一封信,说了一句话:
“2022,我们的工作将着重围绕确保在建项目高品质交付、困难项目全力解决、品牌发展战略升维、社会价值创造等多方面深耕运营,恳请各位朋友、各位伙伴共谋、共创、共建、共赢。”
日子都不好过,但相信永威一定不是最难的那个。
九、正商
正商很低调,低调到神秘。但股票市场表现不错,该拿地拿地,该盖楼盖楼,仿佛一切都岁月静好。
2月21日,正商实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就是说,正商也成了投资市场重点关注的股票,知名度有所提升,是个好事。
目前正商在南阳没有激进扩张,杜诗路的正商书香华府,等着你去买,价格实惠到他们自己不好意思说。

(临街的主体正在施工)
十、绿都
绿都在南阳前两个楼盘口碑很好,等了好几年,终于来了新盘,云上风华和观天下。无奈,时机选的不是很好。
从另一个侧面,也可见绿都没有盲目扩张,对于进入三四线城市保持了谨慎态度。
作为宇通集团的“关联企业”,宇通客车好,绿都地产风险就不大。
目前绿都云上风华也在紧张施工中,在白河南刚需片区属于关注度高,卖得不错的楼盘。

(云上风华一期盖了一大半,即将封顶)
05
纵观进入南阳的十个地产大鳄,曾经疯狂扩张的,此刻都在生死边缘挣扎。
面对规模诱惑,保持了审慎态度发展的,虽然日子紧巴巴,但还不至于破产。
那些专注做产品,保持了自己区别度的开发商,将会在新的赛道慢慢受到追捧。
这十个开发商在南阳的项目,进度各有不同,个别已经停工多日。
在此告诫2022年打算买房的南阳人,买期房一定要在网上查一查开发商的情况,最好买现房或准现房。
你以为开发商是一夜暴雷,其实并非突然脆断,而是伏笔已久。
而购房者,往往是最后一个得到坏消息的人。
股民福利来了!送您十大金股!点击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