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流量黑手

2025-11-04 07:06:37 6阅读

每个迷失的孩子都是社会的伤口。为了所谓的流量密码,让小学生、初中生的“网红博主”发布性感视频,以“纯真少女”“极品萝莉”“校服女孩”等标签来吸引大量观众…… 等等,当一个个未成年被流量裹挟吞噬,被网络黑利所物化,不仅侵害的是未成年人的权益,也伤害了家庭的幸福、社会的未来。

目前,我国未成年网民已近2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当代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随着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兴起,“角色扮演”“二次元”等亚文化也日益影响着未成年人,让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直接推到了成年人的世界中,模糊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界限,而处于弱势地位的未成年人,其权益保护和健康成长面临很大的威胁和挑战。

当前,未成年人擦边软色情,正在隐秘地成为一条灰色产业链,令人既震惊又担忧,这一“产业链”上既有提供服务的博主及其买家,还有“代理人”,后者负责在网络上宣传,寻找买家。面对一条“20元”“50元”价格不等的利益诱惑,一些未成年人将其当作赚钱捷径,涉世未深,深受其害,扭曲了价值观,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为此,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软色情”黑手,刻不容缓,更应多方发力,为未成年人打造风清气正、积极健康的网络空间。

网络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固本培元”,严格审核,在源头上把好第一关。当前,大数据“杀熟”,算法不能成为“帮凶”,坚决杜绝推送此类内容,坚决封禁这些靠擦边未成年人色情引流的黑色账号。特别是对一些隐蔽性强的擦边行为,应加大审核力度,调动起网民举报积极性,绝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成为侵害未成年人的温床。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呵护陪伴,正确引导上网、用网,在家风家教上把好教育关。未成年用网、触网,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无论是实行时间限制,还是看管下刷视频,未成年人与网络生活已经不可分割。为此,堵不如疏,家长要细心引导孩子、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像关心现实生活一样,关注他们的数字生活,为孩子树立一道亲情的“防护网”,免受网络不法分子的诱导和侵害。

法律,作为维护网络秩序的底线、红线,应加大执法力度,成为孩子用网安全的“守护神”。依法治网,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软色情,其取证和处罚相较于现实中发生的违法行为,往往更为艰难。违法主体多是虚拟账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另外这些数字行为,随时可以删除、修改,也给处罚带来很多难题。为此,针对此类行为,应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堵塞漏洞,扫除“杂草”,绝不能存在盲区。

不能让儿童成为“流量工具”。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决定着人生未来走向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让他们成为“软色情”产业链的一环。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江风)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