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王维洁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幼保健部
门诊中家长问我:医生我们家宝宝拉肚子已经2周多了,医院化验检查、配药,换了好几种药物怎么还是拉!”
看了一遍化验单我回复:“宝宝已经一岁半了,现在饮食怎么喂?奶一天喝多少?”
家长说:“宝宝腹泻我就把辅食给宝宝停了,全部喝奶,一天奶量800-1000毫升,可是还是一喝奶就拉!”
我问家长:“妈妈,如果你腹泻拉肚子是喝牛奶还是喝粥?”
家长很干脆地说:“喝粥”
其实,碳水比牛奶更容易消化,宝宝腹泻拉肚子饮食调整非常重要,减轻胃肠负担有利于腹泻快快恢复。
宝宝腹泻俗称“拉肚子”,腹泻病是指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宝宝“拉肚子”了通俗一点讲就是宝宝突然排便次数增加变稀、气味改变,不伴有或伴有明显哭闹、发烧、呕吐、拒奶等。
病毒感染时宝宝粪便会出现蛋黄汤样粪便,有腐败的鸡蛋臭味
细菌感染时孩子的粪便中会出现粘液脓血,有腥臭味
肠道致敏时会便中带血,没有异常臭味
根据粪便检查结果需要按医嘱合理治疗和腹泻食疗。
粪便检查
家长觉得孩子排便有问题,可能“拉肚子”,建议化验一下粪便,了解粪便实验室检查结果指导用药。
粪便取样和送检要求:粪便化验需要取两小时以内的新鲜粪便,选家长认为可能异常的粪便部位(有粘液、脓血、奶瓣的部位),放入干净容器内(清洗干净的药瓶、保鲜袋等),不要包在尿不湿里送检,这样粪便中水份被吸收没法取样,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
腹泻饮食
宝宝腹泻时,奶喂越多,高蛋白、高脂肪进食越多,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就越重,肠道得不到休息,不断地蠕动,这拉肚子就不停歇,腹泻病程就延长了,那么宝宝腹泻时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喂养宝宝呢?
母乳喂养的宝宝腹泻喂养——“喂前奶弃后奶”:将一侧乳房吸空,吸空的前半程奶称之“前奶”,前奶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比较多,脂肪和蛋白质比较少,容易消化。后半程的奶,我们称之为“后奶”,后奶碳水化合物比较少,蛋白质和脂肪比较多,消化不那么容易,比较耐饥。
具体的方法就是:如果平时吸空一侧乳房需要15分钟,当宝宝吃奶7~8分钟后,可以换另外一只乳房哺乳7~8分钟,然后可以将乳房中剩余的奶水用吸奶器吸空。(但如果宝宝腹泻是母乳不耐受或过敏,则需要暂停母乳,暂时腹泻奶粉或低敏配方奶粉替代。)
人工喂养的宝宝腹泻喂养——配方奶要稀释:家长喂养时要把配方奶要冲稀一些,要比平时多加10-20毫升水,稀释减轻胃肠道负担。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要换低敏感配方奶粉,乳糖不耐受的宝宝要喂无乳糖或低乳糖的腹泻奶粉。
一岁以上大宝宝的喂养——尽量少喝或不喝奶:如果已经可以以辅食为主,这时就尽量少喝或不喝奶,饮食要要以素为主,忌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大便开始恢复正常时,可以给宝宝喝母乳前奶或稀释的配方奶粉、低敏配方或腹泻配方适应一下,宝宝排便完全正常时恢复原来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
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宝宝腹泻时,体内流失大量水份,加上宝贝胃口差进食量减少,非常容易造成体内水、电解质紊乱而引起孩子精神萎靡、嗜睡、烦躁、脱水等表现,所以:腹泻时注意水分和电解质的补给,防止脱水家里可以准备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让宝宝服用。
止泻食疗——胡萝卜苹果煮水:将胡萝卜和苹果放在一起煮水,将煮好的水给宝宝喝,可以起到收敛止泻的作用,也可以将煮熟的胡萝卜和苹果打成泥,也有同样的功效。焦米汤:大米洗干净晾干,放入锅子里炒至微焦,将焦米放入锅中放水煮成粥汤。同样也可以起到收敛止泻的作用。(也可以在把苹果胡萝卜放入焦米中一起煮,焦中带甜的口味可能宝宝更容易接受)
药物治疗
宝宝腹泻有哪些常用药呢?家长应该按医嘱合理给宝宝用药,用药时还有些小常识需要家长注意。
肠道有益菌:可以调节肠道功能,改善肠道微环境,有助消化与吸收。
止泻药:蒙脱石散,保护胃肠肠道黏膜,蒙脱石散可以包裹细菌和病毒,通过肠道排泄。此药微甜但是必须要搅拌充分溶解,不然白色粉末没有充分溶解喂的过程可能会卡在宝宝喉咙口,孩子容易产生呕吐。
抗生素:如果大便中白细胞数目增多,提示肠道细菌感染,这时候医生会建议使用肠道抗生素。家长们请注意:抗生素和肠道有益菌需要分开服用,时间间隔1—2小时,防止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同时也作用于同时服用的有益菌,使得益生菌服用失效。
静脉补液:当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烦躁、小便减少,哭时少泪或无泪时,提示宝宝有脱水表现,宝宝同时伴有呕吐无法口服补充时 ,应该及时静脉补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来纠正脱水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宝宝“拉肚子”先检查,饮食注意,按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