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VS保健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药品和保健食品常被混淆,但它们在成分、适用人群和监管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合适的健康选择,一起了解一下吧。
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定义
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保健食品: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药品和保健食品的标识

处方药药盒右上角(或左上角)无标识,药店处方药陈列专区标识为“Rx”;非处方药根据其安全性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非处方药药盒右上角(或左上角)印有“红底白字OTC”标识,乙类非处方药药盒右上角(或左上角)印有“绿底白字OTC”标识。

保健食品外包装印有“小蓝帽”标识,其下方有“批准文号”,是该产品独有的唯一的编号,相当于产品的“身份证号码”,表示该产品是经过国家行政许可部门批准注册或者备案的保健食品。
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区别
1.适用人群不同:药品有明确的适应症和特定患病人群。保健食品适用于特定的需要调节身体机能的人群,一般健康人群也可食用。
2.成分不同:药品成分通常是化学合成的单一成分或者几种明确的成分组合,剂量较为精确。保健食品成分多为天然提取物、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成分相对复杂。
3.功效不同:药品功效明确、具体,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保健食品的功效较为宽泛,如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辅助降血脂等。
4.安全性不同:药品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要遵循医嘱。保健食品一般较为安全,但过量食用也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5.审批要求不同:药品的审批极为严格,需要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验。保健食品审批相对较宽松,主要侧重于安全性和保健功能的评价。
6.标识和宣传不同:药品的包装和说明书上有详细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宣传上有严格规定,不能随意夸大疗效。保健食品包装上有特定的保健食品标志,宣传不得涉及疾病治疗。
7.销售渠道不同:药品一般在药店、医院等凭处方或在药师指导下销售。保健食品除了上述渠道,还可在超市等其他场所销售。
如何选择药品和保健食品
在选择药品和保健食品时,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健康需求和医生的专业建议。药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健食品则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但不应替代专业医疗意见。公众应提高警觉,避免将保健食品视为万能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涉及具体健康问题时。
供稿:药械化监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