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了就喂奶,只是妈妈在偷懒?
原创 王婷 马蕾孕哺育
“老师,我觉得我又懒又没用,带不好宝宝。”
月子里找我咨询追奶的莎莎发微信给我。
我掐指一算,现在距离咨询结束两个多月,也不过是宝宝刚百天。

当时追奶的时候莎莎特别的努力。
从300ml+的奶粉追到全母乳用了2周的时间,我们一起评估、调整方案、落实反馈,她都特别的认真和尽力,怎么现在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呢?
“是什么让你这样觉得?”我先按下满心的疑惑去询问她情况。
“老师,我觉得我还需要再咨询一次,虽然我现在奶量还行,但是我又有了很多新的疑问,不知道该怎么喂宝宝了,你能给我加个名额吗?”
我火速的去给她加了名额,让她安心下来慢慢和我说。

她细细碎碎的和我说了很多,我慢慢的听明白了,因为从月子里追奶了解了按需喂养、亲密养育的她,一直都是很随意自然的在喂着,随时的抱起孩子来喂。
本来一直独立带娃的她并没有觉得什么,可是因为最近孩子百天礼,很多亲戚朋友来家里。
虽说都是带着红包来庆祝,可是她并没有觉得开心,因为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点评指导她的喂奶和带娃。

当天来的人比较多了一点,孩子新鲜又不适应,“哭”的次数比较多,她就随时抱起来喂一喂孩子。大家都觉得她只会偷懒,拿奶堵住孩子的嘴,把孩子养的娇气又不独立。
亲戚朋友都走了,她越想越觉得别人说的“好似在理”,自己好像从来都很懒,没有使用过别的什么特殊的安抚方式,因为孩子也是只要吃奶就变得很开心了,听朋友说都有抱着爬楼梯、抱一整晚的经历。
好像自己只会塞奶,从来没有很“付出过”。
所以她越想越觉得自己懒,也就有了最开始她给我留言的那句话。

这真的很有意思了,她真的错了吗?她真的很懒吗?
我想我们得从「三个方面」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1.孩子为什么会哭?
2.孩子乳房吃奶是吃什么?
3.妈妈可以“偷懒”吗?
本文作者 点击图片即可咨询
01
孩子为什么会哭?
初为人父人母,在面对新生命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孩子哭,孩子一哭一大家子人就手忙脚乱,在当下的社会里,小婴儿的哭好像是不被允许的。
但事实上呢,哭只是孩子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诉说。
生存需求:
这个需求在小月龄的宝宝中比较常见。
小婴儿初来乍到这个世界,他需要人时时刻刻的关注,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因此他会通过哭闹来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关心。

生理需求:
饿了/渴了:娃饿了需要食物来填饱肚子来解渴,维持自己的生命。
情感/心理需求:
-安抚情绪
和成年人一样,宝宝除了积极的情绪以外也会有很多消极的情绪。
比如小月龄的宝宝在面对环境和养育人的变化时,会感受到害怕和紧张;比如较大月龄的宝宝在新能力习得的过程中,会因受挫而感到委屈。
-缓解身体不适感
当宝宝出现身体不适感时,会通过不停的哭闹来引起大人的注意。
比如小月龄的宝宝会因肠胀气、排便后没有及时清洗或更换尿不湿感到不适,较大月龄的孩子会因为出牙感到不适。
-需要人陪
当孩子感受到无趣或者孤独需要人陪伴时,也会通过哭来吸引养育人的目光。
02
吃奶满足了孩子什么需求?
其实很简单,就是饥饱需求和情感/心理需求。
饥饱需求很好理解,情感需求也大致能明白,可是莎莎还是很纠结。
她问我:“我知道您说的是可以大胆的用乳房满足情感需求的,可是这样她们都说我是按哭喂奶,并不是真的按需喂奶。”

我问她:“那假如宝宝拉臭臭了,弄的一身都是,因为很不舒服他很抗议的哭了,你会怎么做?”
她说“那我赶紧一边用语言安抚他,一边给他洗呀。”
“那你怎么不抱起来喂奶呢?”我继续问。
“王婷老师,你这个问题很奇怪呀,他现在一身臭臭不舒服,我给洗了就舒服了,我喂奶也是不舒服呀,我为什么不赶紧去洗而是要喂奶呢?”
“那假如你已经给洗干净了,换了新的尿不湿和衣服了,宝宝已经很舒服了,但是他还是委屈兮兮的在哭唧唧。这时候你怎么办呢?”我再次问到。
“吃吃奶呗!”她脱口而出。
我说,“所以你看,你已经了解孩子在不同时候的不同需求,你都在大胆的去满足的,怎么就成了只会用奶堵住嘴了呢?按哭喂奶了呢?”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
“我明白了!是她们在偷梁换柱、狸猫换太子!我只是没有特别深的去思考,是用本能在去积极的回应和满足宝宝,但是我并没有做错!
我和宝宝一直都相处的很愉快,宝宝吃睡都好,发育也都好,每天都很开心的样子,正是因为我就是在按需喂养并且用乳房大胆的满足了情感需求。
她们所说的不过是不接受宝宝的哭,是在走程序养育的路子,虽然我也希望宝宝少哭,但是我知道哭也是情绪,需要的不是制止而是接纳和陪伴。”
听到她噼里啪啦的和我说这些,我知道,这一次她又进阶了。
不是哺乳技巧和奶量的进阶,而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去努力的支起一片安全港湾给孩子,也给自己。

03
那妈妈们可以偷懒吗?
当然!!
作为妈妈,带娃的每一天都是很琐碎重复的,小婴儿全然依赖着妈妈,妈妈作为主要照顾人,本身就是很辛苦的。
妈妈的偷懒应该偷在减少内耗,减少与孩子之间的拉扯和博弈上。
在第一时间去满足小婴儿的需求,去接纳她的情绪,跟上孩子的步调一致的走。
在这个过程中,娘俩怎么舒服怎么来。

对于其他人的需求和期待,那是他们自己的课题,他人想得到一个超速成长的宝宝,还是想得到一个不符合当下月龄发育的期待,那都不应该也不需要你和你的宝宝去满足。
你是宝宝的安全基地,不是黄埔军校。
哭即在表达具体的需要,也在表达情感的需求。而哺乳也不仅仅是满足孩子外在的需求,更在于情感的回应和满足。
在了解孩子哭闹的需求和吃乳房的需求以后,我们可以更加放心大胆的去给孩子哺乳,再也不必因此而担心,错过回应孩子的需求。

多去观察孩子、多去陪伴孩子,在发现他们有需求的时候,即便我们当下不能确定孩子的需求是什么,主动的去给孩子提供乳房,然后观察不同状态下孩子的表现。
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们作为妈妈才能够进一步的去了解孩子真实的需求,从而更从容的去应对。
最了解你的宝宝的人,是你!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回应中更加笃定的你!!
这是偷懒吗?这是最自然的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