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小美女

2025-11-13 05:04:48 3阅读

《阳光小美女》观后感

好久没看到这样的好电影了,朴实无华中却有着让我们笑中含泪的魔力。看完《阳光小美女》我在重复想着影片悖论下的正能量:讲成功学却并不成功的爸爸,永远执着做飞行员却实属不可能色盲的哥哥,一个吸毒的,充满色情的爷爷,一个自杀未遂又是同性恋的舅舅,稍稍正常一点却又神经质有烟瘾的妈妈,还有一个有着小肚腩的阳光小美女。一群并不完美的人,甚至是对于生活来说,是彻底失败的人,组成了一个“有趣”的家庭。《阳光小美女》虽然是一部喜剧,但却是一部叫人心有戚戚焉的喜剧。除了上面这一家人,电影中还有个最有个性的角色——迷你黄色小巴车。电影后半段,当这辆坏了离合器、喇叭不停乱响的小车连车门都掉下来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辆承载了全家人的小黄巴车逐渐成为了“生活“本身的象征。

影片开头中这一家人的生活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更不幸的是在参加比赛途中,每个人的希望都在这黄色小车里彻底破灭了。弗兰克撞见了情敌兼事业上的对手正春风得意的享受假期;德维恩发现自己是个色盲而彻底无缘于飞行学校;理查德的出版计划又一次打了水漂;谢莉尔发现和丈夫的关系因为生活拮据而矛盾重重;爷爷甚至最后送上了自己的性命。最终,奥利芙残存的梦想——”阳光小美女“选美大赛成了全家人共同的希望,也是他们对成功最后一丝期待。同样我也是把所有的期待都集中在小女孩的“阳光小美女”最后的选美比赛上!就在我以为情节会峰回路转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却令人意外的迟到了,最终理查德用男子汉的一跪换来了女儿的最终成功报名。其实快到影片最后时,我一直在想爷爷到底教会了奥利芙什么舞蹈,当小奥利芙在舞台上跳起了爷爷教的类似于脱衣舞的舞蹈时,我笑了,但我绝不是嘲笑。我觉得一个6岁的孩子跳起来是那么可爱,那么纯真。最后当全家人不顾别人的阻拦在台上跳着“爷爷”招牌动作时,我真的是笑中含泪。我还记得爷爷他在世时说过的最后一段话:"你知道什么是失败者吗?一个真正的失败者是那些特别害怕赢不了甚至不敢去尝试的人。奥莉芙,你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我认真的,我爱死你了,不光是因为你有脑子有个性,因为你美 从外表到内心。”我想:小女孩做到爷爷所说的,而且做的很好。相反,其他小孩子比赛时所流露出的表情,却恰恰是被世俗染红了的假笑。舞蹈结束后只有之前那个对理查德之问表示出漠然的胖男人激动地叫好,我想他同我一样想看的是真实有情感的而不是机械的程序化的矫揉造作的表演。最终影片结局定格在奥莉芙一家人依旧开着那辆破旧的黄色小巴车上路了......

从《阳光小美女》这部影片中我看到是荒谬但是却有着无比得执着,我看到是无知但更多是可敬与可畏。生活失败的沮丧、亲人死亡的伤痛,遭人鄙视的目光都不是我们低头认输的借口,因为我们开着“破车”也照样可以上路飞奔。小时候我也曾有着各种固执的执念不停的去跟自己的命运打赌,希望有转机,却发现终究不过是一场梦而已。在数年之后,我突然间发现那些往事或许都不会被自己再提起。我想:我们应该给自己生活一点自由,遵照我们自己的意愿肆无忌惮地生活,哪怕只有一天。我们终究也会明白:一件事只要去做,就是成功者。哪怕过程与结果是那么的痛苦与残酷。

第二篇:阳光小美女 观后感

阳光小美女,做自己想做的

《litter Miss Sunshine》译名阳光小美女,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很赞的影片。一直以来,我都在疑惑美国小孩到底是怎样被教育的,才能让他们担当起整个民族的支柱。这部电影给了我一些答案。从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态度折射出整个美国社会的的生活态度。

我想很多人会有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因为害怕犯错误而不喜欢冒险,因为觉得不够成熟而习惯于听命于家长的安排,因为害怕被笑话而不愿去尝试,因为觉得梦想很遥远而不敢去追求。这是个事实,我们现在培养的人才的创新性确实是不够,我们现在的年轻一代依赖父母的思想确实较重。这也导致了其他一些后果,我清楚的记得某个节目的主持人说过这样的话:为什么现在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除了大家众所周知的一些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的庇护。本来我们毕业后应该是靠我们自己养活自己。当生存都成问题后,我们就会放下一些所谓的身段,先就业后择业。但是当父母介入后,父母说“没事,我们还有能力养活你”我们就会处在一种处尊养优的位置,我们的失业就变成了主动而不是被动。

《阳光小美女》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父母鼓励孩子自己去了解事情的真相,电影中Olive的母亲就鼓励Olive知道死亡、自杀、同性恋这样的事实,让他们了解到这个社会中不好的一面;鼓励他们去争取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Olive的母亲说:Olive is who she is, she has worked so hard, she has poured everything into this, we can’t just take it away from her, we can’t. I know you wanner protect her. But we gotta let Olive be Olive,we are the family.父母不会干预孩子的决定,更多的只是支持和引导。无论最后的结局好坏,孩子都是父母最大的骄傲。

我触动的原因是这样的教育模式我们不曾拥有,现实生活中,我们从小被教育的思想是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我们一定要成为人上人,以至于我们从小孩起就背负太多的负担和压力。我们习惯于被与其他人来比较,父母永远只为优秀的孩子骄傲却很少为失败的孩子骄傲,这也是我们害怕失败以及难以承受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记得在毛老师消费者行为学的课堂上,关于斯金纳“强化论”时提及过这样的一个现象:中国的小孩在学走路时,跌倒了,家长的几种反映??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我自己学走路的情景(当然这样的情景是爷爷告诉我的),跌倒了之后,爸爸打我的屁股不说,还说是我自己不看路导致的,为此我挨了很多打,哭了很多次,外婆也说对我过于严厉。但是挨打过几次之后,我自己就会很小心。我想这也是我现在做错事之后喜欢从自身找主观原因的原因之一吧(没有自我夸耀的意味哦)。

我知道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而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才是最好的,这也没有个固定模式,但是让孩子自己学会成长,自己来承担后果,这肯定能够加快孩子心智的成熟,这样不仅与个人,与整个社会,与这个国家都是有益处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