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主持人杨乐乐患阑尾炎住院,网友质疑其丈夫汪涵未陪同,杨乐乐回应:是出差时住院,更希望大家通过主持人身份关注自己
10月9日,#杨乐乐患阑尾炎独自住院#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据媒体消息,汪涵妻子杨乐乐发视频称在外地出差拍摄时突发剧烈腹痛,痛至跪地不起被紧急送医。此前数月她已持续腹痛,但误判为生理期问题未重视,导致阑尾炎恶化,腹腔内形成“鸡蛋大”的脓包。
因事发突然且身处异地,她未安排亲友陪护。“47岁第一次一个人住院”,独自坐轮椅检查、抽血、签署手术同意书及术后恢复,术后醒来时病房仅有仪器声。她坦言当时“孤立无援”,既怕耽误同事工作,也不愿打扰忙碌的家人。
这则视频发布后,迅速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喊话汪涵为什么不陪同,并质疑其婚姻出问题。
10月8日晚,杨乐乐留言解释:“大家关心和祝福都收到了,很多人都在问‘涵哥为什么没在’,这次是自己外地出差突发健康问题,所以独自住院。但家人的爱时刻在心里。不过,我们是自己身体健康的主理人,所以请不要忽视自己身体的感受。”
杨乐乐还在视频中回应,自己是外地出差时住院,汪涵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做了安排,但因为当时发布消息的是私人账号,因此她没有把“太多私人信息和涵哥的事儿放在账号里面”,“我更希望大家通过我是主持人杨乐乐的这个身份来关注我”。
公开资料显示,杨乐乐,1978年6月23日出生于重庆市江北区,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1998年从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现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表演及节目主持专业毕业;2001年9月,来到湖南卫视担任《音乐不断》主持人;2004年,和汪涵一起主持《玫瑰之约》,之后成为恋人。
2010年1月,元旦节当晚汪涵承认已和杨乐乐结婚;2014年11月,儿子出生。近年来,汪涵未更新微博,杨乐乐经常发微博更新儿子动态。
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发作时疼痛难忍。但在很多人印象中,似乎只需要进行很小的手术即可痊愈,殊不知阑尾炎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那么,什么是阑尾炎?这种疾病在发病时究竟有哪些症状?生活中,对阑尾炎的认知又有哪些误区呢?
阑尾炎发病症状
阑尾炎是一种腹部外科常见的炎性病症。多见于青年群体,一般男性患病率要高于女性。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穿孔、全身感染、休克、肝脓肿,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阑尾炎可分为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两种。临床上,以急性阑尾炎居多,而慢性阑尾炎则较为少见。两种阑尾炎的症状也有较大区别。
急性阑尾炎的症状
腹痛。一般发病初期的疼痛属于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集中在上腹或脐周等区域,呈弥散状,很难确切定位,经过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并固定于此。
恶心、呕吐。发病过程中会出现反射性胃痉挛,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也可能因并发腹膜炎、肠麻痹等,出现腹胀和持续性呕吐。
压痛、反跳痛。急性阑尾炎最明显的是压痛和反跳痛,右下腹有明显的按压疼痛,抬手疼痛更加明显。
发烧。开始时体温会上升到37℃以上,一般不会超过38℃。病情加重或者出现感染后,体温有可能上升到38℃以上。
慢性阑尾炎的症状
腹部压痛。临床上,腹部压痛是慢性阑尾炎唯一的体征。这种疼痛一般集中在右下腹较小的范围内、位置固定,只有重压时才出现,且出现时无肌肉紧张和反跳痛,按压时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机会触到胀气的盲肠。
腹痛。这种症状集中固定于右下腹部。发作时出现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
胃肠道反应。慢性阑尾炎一般不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但会出现消化不良,病程较长者会出现消瘦、体重下降。年长患者也可能出现便秘。
阑尾炎认知误区
上腹痛跟阑尾炎无关
由于阑尾位于人体内的右下腹,致使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上腹痛不会是阑尾炎。显然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阑尾炎在发作早期,通常都会出现上腹、脐周疼痛。这是因为在发作早期,炎症还没有波及阑尾浆膜层,这时所感受到的疼痛属于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只有炎症侵犯到浆膜层、壁腹膜时,才会因为受体神经支配感觉敏感而感到右下腹疼痛。
虽然大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腹痛均有转移性特征,但也有少部分病例从发病伊始,腹痛就发生在右下腹部。还有人认为由于阑尾位于右下腹部,所以只要出现右下腹痛就是阑尾炎发作,这也是一个误区。
饭后运动就会导致阑尾炎
临床上,阑尾炎发病的原因多是肠胃消化不良所致,而引发这些肠胃问题的原因是肠道内的食物残渣进入阑尾。所以,部分人误以为只要饭后剧烈运动,就会让刚吃下去的食物掉入阑尾,这显然是错误的认知。因为,食物从口腔进入胃部到最后消化需要至少6小时的时间,而阑尾的位置在盲肠的最末端,也就是说刚入口的食物要经过6小时左右的时间才有可能“不慎”掉入阑尾,这个时间显然不会因运动而改变太多。所以说,诱发阑尾炎的食物残渣多指长期停留在肠道的食物残渣。
必须要切除阑尾
阑尾炎不一定必须进行手术切除。阑尾治疗分为手术切除和保守治疗两种,一般单纯的阑尾炎且病情不是很严重,可以选择保守治疗;而阑尾已经出现化脓性感染或者穿孔,就必须要手术介入。
来源 | 九派新闻、健康北京、中国家庭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