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2026年国考的新变化 年龄放宽至38岁,硕博放宽至43岁
2025年10月14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公务员考试公告正式发布。10月15日起报名通道开启,考生可于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报名。公共科目笔试定于11月30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及部分城市同步举行。
2026年国考计划招录3.81万人,据国家公务员局数据,2025年国考招录3.97万人时,有340万人通过资格审查,结合当前就业环境,考公越来越成为应届毕业生的最终选择,由此推断今年国考报名人数可能突破350万创历史新高。
南方人才发展研究院专家院长赵玲玲教授对公告新变化展开解读,助力广大考生科学选岗、高效备考。
一、招录规模:七年扩招六成,政策倾斜基层明确
数据显示,2020—2026年国考招录人数依次约为2.41万、2.57万、3.12万、3.71万、3.96万、3.97万、3.81万,七年间扩招超六成,政策持续向应届生、基层一线倾斜。
具体来看,今年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继续给予一定倾斜政策:学历、专业、工作年限等报考条件适当放宽,以充实基层队伍;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引导人才流向基层、投身国防;同时,约2.6万个岗位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热门岗位及专业要求
(一)八大热门系统
2026年国考八大热门系统,当然也是国考的招录大户,有税务系统、海关、金融监督管理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出入境边防检查、海事局、统计系统、铁路公安等,尤其是税务招考人数25004人,占据了国考招录人数的65%,2026年国考税务系统在广东的招录职位数为557个,招考人数为1300人,对比2025国考年税务招考人数为23014人,占比57.94%,这是考税务的考生的利好消息(具体招录职位数及人数占比如下)。
2026年国家公务员八大热门系统招录占比
(二)重点系统专业需求
税务系统:作为近年招考热门,2026年招录人数占比达六成多。财政学、经济类、金融类专业对应的税务系统岗位最多,出入境边防总站、铁路公安、海关系统也有少量相关岗位。专业需求上,因涉及税收、系统维护等工作,偏向财会、审计、金融、财政、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等门类;党建等综合办公室岗位需中文大类专业,如外国语言文学、文秘学、新闻学;少数岗位招录电气、化工、自动化、电子信息、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海关:招录排名第二。专业需求以法律、财会、金融、计算机、工商管理为主;化学类、机械类、基础医学类、农学类等相关专业,也有对应岗位。
三、五大核心特色:释放备考与队伍建设新信号
2026年国考招录人数有所缩减,具备五大核心特色,既为考生备考指明方向,也预示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新方向。
特色一:国考年龄限制调整,拓宽考生报考空间
2026年国考报考年龄限制呈现更具包容性与针对性的变化,从基础年龄要求来看,2026年国考明确一般报考人员需满足“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对应出生时间范围为198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突破了“35岁”这一年龄限制。这一变化既保障了报考人员具备基本的民事行为能力与一定的社会经验,符合多数岗位对履职能力的基础要求,也覆盖了青年群体到中年初期的核心就业人群,确保了人才选拔的广泛性,这将成为年龄已经超过35周岁备考人群的公考福音。
特色二:招录总量收缩,“结构优化”成新导向
2026年国考招录人数敲定3.81万人,较2025年的3.97万人减少约1600人,终结了此前连续多年的扩招态势。这一变化背后是多重因素叠加:历经数年扩招,以税务系统为代表的核心招录领域岗位已趋向饱和,且60后集中退休潮高峰已过,人员更新需求趋于平稳。同时,各地财政“过紧日子”的压力也对招录规模形成约束,推动招录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结合报考年龄放宽的新政策,招录收缩或将进一步加剧竞争烈度。
特色三:基层岗位扩容,门槛进一步降低
本次国考2.8万余个计划补充至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同时通过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限制、缩短工作年限等方式,调整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报考条件。该计划凸显国家对基层工作的重视,既为青年提供更多发展平台,也助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培养了解民情的年轻干部。
特色四:行测单设“政治理论”,坚持突出政治标准
行测科目继续单独设置“政治理论”部分,重点测查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特色体现党对公务员政治素养的重视,考试内容可能依旧是:一是政治理论素养题量20题,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常识判断题量15题,由于政治理论题量增多,其他学科题量相应减少,考生需调整复习时间分配,加大政治理论学习力度;三是学科融合类题目增多,考验考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特色五:岗位招录专业化程度深化,人岗匹配成为核心导向
本年国考需要加试专业科目的岗位范围显著扩大,已不再局限于外交部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更覆盖至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公安机关等对专业能力要求极高的部门。这一变化标志着公务员选拔更加注重岗位需求与考生专业素养的契合度。对考生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专业科目成绩将成为入围的制胜法宝,因此,报名阶段的“精细操作”至关重要:必须仔细审阅职位备注,并第一时间找到对应专业的考试大纲,确保备考精力精准投入。(南方人才发展研究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