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后英镑大幅贬值 英国企业掀收购潮
据路透报道,自6月23日英国公投脱欧以来,英镑跌至31年低点,这让海外买家对英国公司趋之若鹜,逢低买入的意愿让英国脱欧后出现并购交易荒的预期落空,交易反而有稳定不断之势。
数据显示,英国脱欧后,海外公司收购英国企业的交易将近达成60宗,总规模为345亿美元;公投前一个月里的交易数量为79宗,总规模43亿美元。

公投前曾有人预测,如果英国支持脱欧,英国的经济以及如何进入欧盟单一市场这些问题都将出现风险,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会造成一段时间的交易空窗期。然而一大波袭来的交易活动推翻了这一警告,最引人注目的交易当属日本软银9984.T以320亿美元收购芯片(晶片)设计公司ARM HoldingsARM.L。
一些银行家表示,正在为有意收购英国企业的外资公司寻找可能的交易,他们表示,夏季过后对英国企业的收购交易可能还要增加。
软银交易受到英国政府的欢迎,被视为英国经济具有韧性的体现,促使新任首相特雷莎梅宣布,英国“对商业持开放态度”。
不过从事并购交易的银行业人士称,部分公投后出现的收购方更多是奔着英国企业低估值而来的,因为目前英镑汇率便宜,他们并非是对英国经济有信心。
自英国公投以来,还陆续出现了数十项其它交易。
譬如,南非零售商Steinhoff SNHG.DE在7月13日同意以近6亿英镑,收购英国折扣连锁店Poundland PLND.L。
而在一天前,中国大型地产及文化娱乐集团--万达集团称,旗下美国AMC院线AMC.N收购欧洲第一大院线Odeon & UCI,作价9.21亿英镑。这是万达首次在欧洲院线行业投资,形成全球电影布局。
周四有消息指出,中国最大的民营综合企业--控股公司复星国际0656.HK即将完成对英国老品牌足球俱乐部狼队(伍尔弗汉普顿流浪足球会)的购并工作,最终成交价约在4,500万英镑左右。
防范突袭
一些伦敦的并购银行家称,他们正在与那些觉得无力抵御现金充裕的外国买家敌意收购的英国企业密切合作,包括航空、营建和零售公司。还有一些银行家表示,他们正在努力争取被视为潜在并购目标的企业的咨询业务。
“我们正在帮助我们的英国客户全面考量当前环境下他们业务的合理基本价值,支持他们防范不受欢迎的投机情况,即国际竞争对手试图低价收购他们,”摩根大通全球并购联合负责人Hernan Cristerna说。
消息人士称,美国和亚洲的企业也在加大力度,以努力达成数十年来未见过的低价交易。
有些企业已经聘请银行,重启近年来因价格分歧而流产的交易。
公投后,因英镑贬值,英国企业对于海外买家而言已贬值10-15%。7月22日,英镑兑美元交投在1.31美元,对比公投前一天的1.50美元。
“当汇价走势不连续时,放弃之前的并购分析并重新计算(金额)数字是有道理的,”咨询公司Perella Weinberg的合伙人Paulo Pereira称。
政治难题
公投前进行的一份调查曾警告,若退欧将威胁到并购活动。
根据并购业技术和服务供应商Merrill Corporation和市场讯息公司The M&A Advisor 6月16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退欧将在近期内对英国交易产生“负面的实际影响”,英国企业对海外买家的吸引力将下降。
讯息科技供应商Intralinks同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若退欧则将在交易市场引发“混乱”,降低英国及其他欧洲地区的并购活动水平。这份调查访问了全球1,500家交易公司。
但交易枯竭的警告并未成真。
过去四周海外并购最集中的领域为科技、消费、工业和媒体,总计37宗共330亿美元的交易。业内人士称,其中一些交易早在公投之前就已开始洽谈。
“如果我们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不进则退,”安永交易顾问服务(Transaction Advisory Services)全球副主席Steve Krouskos说,并称企业需要继续进行交易以提高内生增长、开展全球业务以及保持在科技前沿。
摩根大通的Cristerna强调,“各家董事会仍有战略需求和雄心,需要继续对外部增长来源持开放态度。”
但若不考虑价格因素,对海外买家来说做交易仍很难,他们必须评估英国未来与欧盟关系的不确定性,而且混乱的脱欧程序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
此外,任何大型并购交易可能都将面临政府部门更加严格的审查,此前特雷莎梅承诺,反对海外企业试图收购那些被认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英国企业,例如2010年巧克力制造商吉百利(Cadbury)求售的交易、以及2014年辉瑞试图收购制药商阿斯利康(AstraZeneca)。
但银行消息人士称,软银友好收购ARM为英国公投退欧后的交易提供了一份有用的蓝图。该交易宣布后不到24小时,就受到政府的祝福。
软银做出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即未来五年将ARM英国雇员数量增加一倍,并保留其位于剑桥的总部。
“存在如此多的‘政治皮球’,如果你想在敏感领域完成一项重大交易,最好事先就开始计划好做出哪些妥协,以更容易获得政府的批准,”Perella的Pereira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