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新春第一会”擂响冲刺“双万”城市战鼓

2025-10-14 21:06:24 4阅读

央广网温州2月20日消息(记者 李晓晓 见习记者 项楠 通讯员 杨世鹏)龙年新春开局,浙江省温州市委市政府于2月19日召开“新春第一会”,动员全市上下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冲刺“双万“城市,奋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温州新闻网最新闻_温州冲刺双万城市_温州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温州“新春第一会”现场(央广网发 温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温州将以何种姿态向万亿级生产总值、千万级常住人口“双万”城市发起冲刺?已跻身营商环境“全国双十强”的温州,如何做到“营商环境最优”?会场内外透露着答案。

锚定打造“全省第三极”的全城动员

在浙江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征程中,浙江省委赋予温州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的使命。

打造第三极,何以是温州,温州何以能?

改革开放以来,杭宁温始终是浙江发展的三大中心城市。从改革开放初期创造风向标式的辉煌,到锚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温州这座有着无数荣光的城市,承载着“续写创新史”的殷殷重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要求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浙江挑大梁、温州怎么办?冲刺“双万”城市作为打造“第三极”的阶段性目标,体现了温州为全国全省作出更大贡献的责任担当。

在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温州深刻认识到,温州要扛起责任担当,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再谱改革开放新篇章,冲破“双万”城市这道关口,才能打开一片新天地。

就在上月,温州召开实施“强城行动”动员大会,发出了冲刺万亿级生产总值、千万级常住人口“双万”城市的冲锋号角。

而在龙年新春第一会上,温州市委主要负责人细数温州冲刺“双万”城市的优势条件: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后发制人的空间优势、内外融通的温州人优势、资源集成的比较优势、千年文脉的独特优势。他说,“当前的温州,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具,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冲刺‘双万’城市。”

以“强城行动”为龙头,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冲刺双万城市——这座视世界温州人为最宝贵财富的城市,在新春乡贤齐聚之际,发出全城总动员,可见其“打造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的目标之坚。

冲刺“双万”城市的现实破题

在浙江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大背景下,温州提出要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这是温州冲刺“双万”城市的现实所需。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2023年,温州GDP总量达8730亿元,常住人口968万人,距离“双万”城市还差临门一脚。作为民营经济大市,温州拥有超140万的市场主体,350多个海外侨团、268个全国异地温州商会遍布海内外。

近年来,温州“两个健康”改革经验成为全国示范,“利企安企暖企”做法全国推广,营商环境的提升有目共睹。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年度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温州位列全国营商环境地级市十强和最佳口碑地级市十强。虽已跻身“全国双十强”,但在温州看来,对标国际一流标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温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认为,冲刺“双万”城市,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从关键短板看,需要全市上下以永不满足的追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投。

此次温州“新春第一会”的发言环节,正泰作为温州本土成长的国际化企业,道出了引领产业变革的胆识气魄;青山作为世界 500强温商企业,展现了回归家乡发展的豪迈格局;星曜半导体作为海归人才团队,展示了科技人才的引领力量;市政务服务局作为部门代表,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鹿城作为县(市、区)代表,彰显了在实施“强城行动”、打造“双万”城市中的首善担当。

政企携手,释放出温州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信号。

温州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_温州冲刺双万城市_温州新闻网最新闻

温州“新春第一会”现场(央广网发 温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以“温暖营商”力创营商环境最优市

“温暖营商”,是温州“新春第一会”上提出的新词。温州市委主要负责人介绍,温州将打响“温暖营商”品牌,持续掀起“来温州·创未来”热潮。

为此,温州推出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一系列组合拳——

出台打造最优营商环境“1+3”政策意见:“1”就是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3”就是十大突破性攻坚举措清单、“破梗阻·优服务”专项行动、更好发挥商协会作用助力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大举措。

构建“1510”工作体系:“1”就是打响“温暖营商”品牌,让“温暖营商”始终温暖世界温商、召唤全球企业;“5”就是做优政务、法治、市场、经济生态、人文五大环境;“10”就是实施精准主动企服体系建设行动等年度十大行动,着力建设贸易投资最便利、政府服务最高效、干部作为最担当、法治保障最有力、经济生态最健康的营商环境最优市,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从具体路径来看,温州将以宜居宜业为基础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全省第三极”的城市能级;以强产兴业为核心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全省第三极”的产业集群;以助企强企为根本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全省第三极”的企业森林;以汇才聚人为关键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全省第三极”的人才雨林;以招大育强为重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全省第三极”的硬核支撑。

其中包含了许多利企惠民的真招实招。比如,在十大突破性攻坚举措清单中,从企业关切的用地入手,打造“数据得地”改革2.0版,让优质企业从“跑腿要地”到“快捷拿地”;打造一体融合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温州样板”,“一个口子”受理、流转、督办、反馈企业需求,服务事项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100%落地;迭代深化企业外来用工子女入学便利化改革,打响“来了就是温州人”的教育共富新场景;实施“数据得贷”改革,让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无感授信”“一键获贷”……

又比如,开展“破梗阻·优服务”专项行动,围绕营商环境建设中的执行不力、服务不优等“中梗阻”问题,重点纠治“政令中梗阻”“项目中梗阻”“审批中梗阻”“助企中梗阻”“执法中梗阻”等5类具体问题,真正破梗阻抓作风、优服务促落实。

温州计划通过打好这一套组合拳,形成“营商环境看温州”的标杆优势,“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形成“八方英才来温州”的喜人态势,青年就业群体占比不断提升,人口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形成“产业项目投温州”的强劲声势,到2025年新开工超亿元产业项目560个以上、超10亿元单体制造业项目60个以上;形成“优质企业聚温州”的良好形势,到2025年新增“个转企”1万家以上,引进企业总部220家以上,更多企业家和广大创业者在温州能创业、创成业、创新业、创大业。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